新三板财务造假第一股为什 么也是农业股?

时间:2016-09-30 15:21 栏目:金色光 编辑:chenjinghong 点击: 4,827 次

微信截图_20160930151706

7月21日,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参仙源 证券代码:831399)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受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并接受整改。证监会从去年7月开始的调查至今年7月终于尘埃落定,参仙源的财务造假也终成定局。最终查实,参仙源在2013年虚增收入7372.93万元,虚增利润1.29亿元。为此,公司的一批高管被证监会处罚并责令整改,合计罚款145万。这是新三板第一例查实的财务造假案例,参仙源也因此被封为“新三板造假第一股”。

由此,笔者联想到A股市场以前一些赫赫有名的造假股票,比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绿大地、万福生科、獐子岛等等,怎么好像也都是农业股了?在近8000家新三板企业中,第一家财务造假的企业也偏偏落到了参仙源这家农业类公司的头上。难道说农业股就是容易财务造假吗?

神秘的"野山参第一股"

参仙源于2014年12月9日挂牌新三板,当时被称为是“野生参第一股”。挂牌才7个月,即被证监会于2015年7月20日开始立案调查。参仙源的主要业务为野山参种植及销售,以及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该公司曾提示,野山参种植行业为特殊的行业。根据《GB/T18765---2008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的规定,人工播种于深山密林,生长十五年以上的人参成为野山参。参仙源野山参业务的具体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购买大量适合野山参生长条件的山林,采购人参种子,进行培育种植管理,使其生长十五年以上,然后等待挖掘符合国家标准的野山参出售。据挂牌时公开转让说明书提示,当时公司拥有林地约8万亩,其中野山参种植面积约为3.6万亩。当时的主办券商国金证券现场抽查了野山参的种植区域进行查看,但是由于野山参种植面积广泛,主办券商无法进行全部查看。同时,由于野山参在地下生长,主办券商也无法核实野山参的存活率以及数量。

主办券商在对野山参进行查看过程之外,还参考了相关评估公司的评估明细数据。利用农业企业在尽调方面的复杂性与困难性,这只神秘的"野山参第一股"终于登上了新三板。

本预瞒天过海,却落于俗套

据参仙源公布的股票转让说明书显示,2012年、201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45.77万元、1.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29.07万元、1.11亿元。一个前一年还是巨额亏损的企业在一年之中销售额突然增加了1.6倍,利润更是扭亏为盈,且增幅巨大。而2015年公司则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3.98%,当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54.79%。短短二年时间,一个土气的“丑小鸭”突然转身变成了华丽的“天鹅”。华丽的业绩使得参仙源吸引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基金——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青睐。2014年1月15日,农发基金以50亿元的估值对参仙源进行增资。至2014年8月,农发基金对参仙源持股416.15万股,持股比例达9.97%,并在股改后保持比例不变。据参仙源2015年财报显示,农发基金持股比例仍为9.97%,为参仙源的第二大股东,而且前十大股东中再无外部机构股东。至此,参仙源瞒天过海的策略似乎成功了。不过,公司挂牌后不久还是被监管层盯上了,而且并不高明的财务造假手法也浮出了水面,即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进而提高公司估值。

巨幅虚增利润,关联交易是收入重要来源成立于2006年的参仙源,在2012年尚处亏损状态,2013年起却找到了生财之道,开始大量销售人参。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参仙源的大客户只有一个,其采购额占公司总营收的七至八成,该客户就是受控于同一大股东的“兄弟”单位,即参仙源酒业。在2013年的业绩构成中,其所谓“野山参”销售收入为1.42亿元,占总营收的71.62%,而唯一的买家便是参仙源酒业。据悉,2012年12月,参仙源与辽宁参仙源酒业有限公司签下销售协议,每年销售不超过100万棵,销售单价为800元/棵,且碎参销售单价为2000元/斤。协议有效期为三年。

这意味着,如果一年销售总数量达协议的上限100万棵,公司对参仙源酒业一年的销售收入将达8亿元。参仙源2013年对参仙源酒业的销售额为1.42亿元,占参仙源全年的收入超过7成。依靠向关联方大笔的销售,2013年参仙源收入大增至近2亿元,利润也由此大幅增长。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参仙源与其大客户参仙源酒业竟在同一个大院内办公,这或许更为公司的关联交易提供了方便。据了解,参仙源的董事长为于成波,其控股了参仙源的控股股东为碧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投资),该公司持有参仙源酒业49%股权且于成波一直就职于参仙源酒业,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参仙源酒业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7月至今任参仙源酒业总经理,2014年10月至今任参仙源酒业董事长。看来,铺好了关联之路的参仙源,接下来的交易也就水到渠成了。2013年,参仙源将外购野山参作为自挖野山参销售,少计成本5538.22万元,导致虚增利润5538.22万元;同时,参仙源了2013年将野山参销售给关联方辽宁参仙源酒业有限公司,该关联交易虚增收入7372.93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372.93万元。两次交易合计虚增利润1.29亿元。

国金、国泰君安忙撇清关系

财务造假败露之后,参仙源的前后两任主办券商却忙着撇清关系。参仙源第一任主办券商国金证券在当时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则表示,“主办券商现场抽查了野山参的种植区域进行查看,但是由于野山参种植面积广泛,主办券商无法进行全部查看。同时,由于野山参在地下生长,主办券商也无法核实野山参的存活率以及数量。”国金证券这番表述,也为参仙源后来的关联交易,一系列财务造假打好了“预防针”。参仙源目前的主办券商为国泰君安,在证监会处罚告知后,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公司上述涉嫌违法的情况发生于2013年,国泰君安尚未成为其主办券商,亦非其推荐挂牌券商。”据说,当年参仙源预挂牌上市时,多家券商抢着保荐,如今却忙着撇清关系。可见,券商在公司挂牌保荐时来的积极,在事后追责时更是跑得快。

盘点资本市场农业股中的“造假王”

在中国资本市场造假的农业第一股还真是层出不穷,远的就有2001年前后案发的“中国篮筹第一股”银广夏和“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在1998至2001年的四年时间虚增利润7.72亿元、股价(复权后)从1998年的2.5元左右上涨到2001年末将近25元,造假事发后股价又一泻千里,跌到不足0.5元;而1996年6月上市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曾经以其“优良的业绩”制造资本市场的“神话”,实际情况却是,该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两年间,虚构营业收入达到36.90亿元(实际只有6400万元),虚构净利润达到9.4亿元(实际是亏损3200多元)。2 0 0 6 年又出现了“农业造假金额第一股”草原兴发,于1997年6月上市的草原兴发,虚构银行存款7.7亿元,还用虚构的银行存款购买房产、设备和草地使用权等,至2006年案发,累计虚构资产总计14.15亿元。同时,虚构营业收入、成本及税金,至案发时累计虚构利润达到13.2亿元,造假金额一举超过造假前辈银广夏和蓝田股份。

最近发生的则是“中小板造假第一股”的绿大地与“荣”登“中国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的万福生科,绿大地是一家于2007年12月上市从事园林苗木的公司,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使用虚假合同和虚构交易,虚增资产7011万元,虚增营业收入2.96亿元;上市后到2009年,再次虚增资产2.88亿元和虚增营业收入2.50亿元。万福生科于2011年9月成功登陆创业板,主要从事大米深加工,公司在2008年至2011年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虚增净利润约1.6亿元。

为什么总是农业股

资本市场造假层出不穷,固然是缘于资本市场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但农业股如此偏爱造假,而且造假手法雷同,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据金色光研究员的观察发现,这是由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金色光研究员在此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农业企业经营的特殊性

农业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基础建设、原料采购和销售,主要涉及的是农民个人和小型农民合作组织。这类企业交易对象极其分散,而且交易手段存在大量现金支付,难以留下交易凭证。此外,农业类企业享受许多税收优惠,使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税务成本非常低。

二、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为农业上市公司造假提供契机,比如:2004年前后的禽流感成为草原兴发造假的良机,公司虚构养殖户赔款3. 39亿元;2009年云南的持续干旱天气则为绿大地造假提供了依据。多起自然灾害也成为企业造假的天然屏障。

三、行业的周期性现象

由于行业周期的存在,导致农业企业的业绩波动。公司上市后可能恰好处于行业周期的下行期,这也是很多农业类企业上市后“变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部分拟上市企业在申请上市时,恰好处于行业周期的下行期,公司业绩曲线未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引发企业的业绩造假动机。

四、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具有一定调节空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在计提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回。因此,有些农业企业将某些生产性生物资产确认为消耗性生物资产,以调节利润。

五、农产品种植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很多企业往往就是利用了农产品种植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相关机构在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时容易被蒙蔽。企业在采购与销售时利用产品与加工的特性,更易使投资者被迷惑,不知其中的内幕。参仙源正是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来进行一系列的造假行为的。

因此,金色光研究员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瞪大眼睛,认真分析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行为,不要被上市公司表面的业绩与数据所迷惑,要深入解读上市公司的公告与财务报告。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