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欲振乏力

时间:2014-04-09 15:47 栏目:股票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4,695 次

作者:尚可   来源:投资有道

虽然,目前股市上金融股的总体估值水平较低,但是,要真正走出复苏行情,还需要一个更好的契机。

虎年新春后首个交易周,金融股两大消息的发布,超出了人们预期,造成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一是上市银行涌动融资潮。二是中国平安限售股即将解禁。

金融股欲振乏力

  银行掀起融资潮

2月23日,交通银行发布董事会公告称,该行拟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进行配股融资,筹集金额不超过420亿元,用以补充公司资本金。

根据方案,交行将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以当前交行总股本489.94亿股计算,共计可配发股份数量不超过73.49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38.89亿股,H股不超过34.59亿股。

交行表示,配股方案上,A股配股采用代销的方式,H股配股采用包销的方式。而交行选择A+H同步配股,主要是出于维持目前股权结构不变的考虑。

2月22日,招商银行的220亿元的配股融资方案尘埃落定。招行董事会确认,按每10股配售1.3股的比例向公司A股股东和H股股东配售。截至2010年2月21日,招行总股本为191.19亿股,其中A股156.59亿股,H股34.6亿股,其分别对应的总拟配股数量为20.36亿股和4.5亿股,共24.86亿股。按照之前计划总融资额180亿~220亿元人民币计算,招行此番配售价格将在7.24元~8.85元之间。

除了已经确定的融资方案外,还有很多打算融资的银行。香港媒体周三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银行计划通过在香港发行H股筹资约人民币500亿元(合73.5亿美元)。报道称,中国银行已要求投资银行提交筹资方案,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予以实施。

根据中行董事会此前审议批准的提请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一般性授权的议案,以配发、发行及处理不超过已发行A股及H股各自面值20%的股份,即董事会将可以单独或同时配发、发行及或处理总共不超过356亿股A股及152亿股H股。依此计算,H股集资额大概是580亿港元(现在股价3.8港元),也就相当于510亿人民币。

对此,中行证券事务代表助理总经理罗楠表示,该行确有在H股融资的计划,但是包括此前公布的400亿元A股的可转债计划,都尚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然后再报监管部门审批。因此,目前仍无法确定在H股融资的具体规模,但是上限肯定不会超过该行H股总额的20%。

  再融资脚步难不停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银行放出的天量信贷,大大消耗了银行的资本。并且也引发了人们对贷款质量的担忧。2月上旬,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评级(FitchRating)下调了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中信银行的信誉等级,从而使其与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其它银行的等级保持一致。

更主要的是,从2009年8月银监会逐步推行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新巴塞尔协议以来,银监会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渐提高,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夯实了资本和核心资本。根据银监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限从原来的8%分别提高为11%和10%,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今年或对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要达到11.5%,如果提升标准0.5个百分点,至少需要780亿元的融资。

从目前上市银行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09年三季末,其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32%,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59%。因此,国内银行为保证资本充足可能将于今年引发集体融资潮。

截至目前,提出2010年通过股东配股、定向增发、次级债等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银行已经接近10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测算,如果不考虑农行上市,假定2010年工行和建行不融资,目前上市银行再融资整体规模不超过2000亿元,其中中行700亿元的融资安排中有300亿元在香港市场融资,以此计算,上市银行在A股市场的融资规模在1600亿元左右。

银河证券表示,上市银行再融资实际规模小于预期,2010年已明确的银行再融资规模达到约1400亿元,扣除对H股股东和大股东的融资,以及可转债融资,这些银行在A股市场的再融资规模不超过700亿元。如果监管标准有所提高,工、建二行今年很可能提出再融资的需求。即使如果年内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进行再融资,预计其总规模将会与中行相当,对A股二级市场的资金需求合计不会超过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再融资是由监管当局提高监管要求而引起,但是各上市银行再融资额远高于根据监管层要求算出的资本缺口。分析师认为,高资本充足率不但可以在拓展新业务的时候更加容易的获得监管层的默许,同时也为了在资本越来越难以获得的情况下抢占先机。

  市场承受压力

上市银行的融资潮显然也给A股市场带来压力。今年以来,银行股股价一蹶不振,经常领跌大盘。东北证券认为,在目前的阶段,融资造成的盈利能力的迅速摊薄依旧是制约银行股估值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此外,工、建等大银行再融资方案的何时明确也是市场形势明朗的主要先决条件。

分析师认为,融资对于银行当前的业绩基本没有不利影响,从长远看反而增强了银行的长期发展能力,但是整体银行股跑赢大盘的时机目前还没有到来,但是银行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较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可能的加息行为还是使对于银行股2010年全年获得绝对收益具有信心,因此目前维持银行股"优于大市"的评级,投资者还需要耐心等待银行股走强的催化剂,预期即将开始的年报和季报公布可能有望逐步带动银行股走出低谷。不过预期是否能实现还要等待业绩公布的具体情况而定。

投资机会还未出现

数据显示,银行股整体估值水平相对于大盘仍处于高度折价状态。当前银行股动态市盈率(TTM)约15倍,相对大盘折价超过50%。整体市净率(以2009年三季报每股净资产计算)约2.48倍,折价率接近27%。

安信证券认为,市场普遍认为银行目前的估值水平很便宜,市盈率、市净率都处在历史偏低的位置,这似乎与2010年的预期盈利增速不符。但问题在于,未来整个行业的潜在盈利增长将较之前显著放缓(2006~2009年上市银行盈利复合增速32%),银行指数的构成和占市场总市值的比重也较过去几年有了显著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银行的估值水平应该较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下移,但现在无法肯定一个确切的位置。此外,潜在的不良预期等因素,也干扰了对合理估值水平的判断。

申银万国也认为,重配银行股的时机还没有到来,短期绝对股价上涨或下跌的空间都不大。

银河证券维持对上市银行2010年的盈利预测,预计整体盈利将有20%~30%的增长,并维持银行业的"推荐"评级。

在品种方面,分析师综合考虑长、中、短期因素的影响,选择出适合投资的银行。

短期而言,3~4月份上市银行将进入年报披露密集期,由于对2009年业绩预期比较确定。因此预计年报对股价走势影响将不会太大。考虑到4月份将是一季报披露密集期,因此建议关注一季报增长较好的品种,包括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

中期而言,央行回收流动性将改变资金供求关系,提高银行的议价能力,因此可以看好议价能力强、息差回升弹性大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等。

长期而言,看好资本充足、成长潜力好的一些中小型银行,如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

  造富神话导致抛盘涌出

在8.6亿股限售股即将解禁和减持的压力下,中国平安股价2月23日大跌8.88%,其间还一度跌停,并同时引发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等保险股跌幅超3%、券商股跌幅2%~3%、银行股普跌1%。

从当日盘后交易情况看,排名前五位的卖方均为机构席位,卖出金额分别为2.7亿元、2.2亿元、2.2亿元、2.1亿元、1.9亿元,合计11.1亿元。由于中国平安是基金的重仓股,这些大举卖出的机构可能是以基金为主。如果以最大一笔抛售金额2.7亿元看,按照当日该股收盘价44.72元计算,该基金累计抛售数量超过2500万股。这无疑说明基金已不看好平安。

但QFII与基金卖出反其道而行之,在累计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个营业部中,知名的QFII大本营位列其中,分别为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以及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两者分列买入金额最多营业部的前一二位,但买入总额不到3亿元。

  从纸上富贵走下

2月22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计持有的8.6亿股平安A股限售股将于3月1日起上市流通。上述股份将在未来5年内以在二级市场公开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持,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其各自所持股份的30%。

资料显示,中国平安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经济特区推行员工持股的试点单位。此次解禁的新豪时、景傲实业、江南实业这3家公司是平安员工及高管合股公司,分别持有中国平安3.9亿股3.3亿股、1.4亿股,各占5.3%、

4.51%、1.89%的股权;3家公司合计持股8.6亿股,占平安总股本11.7%,占流通A股比重为21.9%。新豪时和景傲实业为平安员工持股平台,近1.9万名中国平安员工持股;江南实业则主要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所涉17名高管人员持有中国平安股权。

据报道,虽然股份认购批次不同,但绝大多数员工持有成本非常低,约1.76元/股。根据中国平安23日A股收盘价44.72元来计算,持股者收益率超过25倍,按照2月22日收盘价计算人均持有市值为222万元。

等到8.6亿员工股5年后解禁后,近1.9万名中国平安员工的384亿元纸上财富将变为真金白银,中国平安将再现上市造富神话。

  短期谨慎长期看好

原本以为分5年减持将有利于稳定市场,但市场并不领情,不少投资者仍以大量抛售应对。

行业分析师认为,平安股价大跌的原因主要是该减持力度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由于这部分股份对公司管理层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能只会减持一小部分,而根据公告内容判断这部分股份有较大可能性会在5年内减持完毕。高管减持向市场释放一个负面信号,公司短期股价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2010年这些新上市股份的估计最大可出售股份数为2.94亿股,占目前A股流通股比重为7.5%,这对中国平安的股价的走向还是有一定不利影响的。"分析师称。

但华泰联合证券认为,减持并不代表公司管理层不看好公司。预计公司在未来将会有增持的动作出现,其模式很可能是公司高管在二级市场的直接增持,或者是公司通过发行信托产品的模式再次增持公司的股票。

在短期内,考虑到新会计准则尚未公布的不确定性,以及员工持股减持的压力,中国平安的股价受到抑制的可能性较大,短期建议回避。但长期来讲,依然看好中国平安的机会,年报的披露之后将有可能成为其股价表现的转折点。

中国平安股价自2009年11月17日以来一直处于下跌通道,至今累积跌幅接近30%,表现明显落后人寿和太保。公司此轮下跌始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给公司带来的负面预期。那么,经过调整,中国平安最保守的估值底部到底在哪里呢?

海通证券给出的结论是,给予最保守估值10%的折让,公司估值底部在43.20元。截至2月22日中国平安49.08元的股价对应2010年隐含新业务倍数仅为13.2倍,估值非常便宜(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对应隐含倍数分别为17.3倍和20.6倍)。分析师认为,新会计规定负面影响已较充分反映且并不影响公司内含价值,预计2010年平安每股内含价值25.83元,最保守估计也在24元以上,即便按2倍内含价值,对应估值在48元。考虑到大非解禁对公司短期股价造成压力,给予10%折让后,43.20元的股价应是公司的估值底部。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