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小剧场话剧的“长线思考”—对话喻荣军

时间:2014-04-10 16:01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495 次

作者:邓若楠   来源:投资有道

5月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芬兰ACE-Production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诽闻绯闻》在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离开场尚有两小时,话剧中心的门口已经零零星星来了观众,这条梧桐掩映的小马路又开始迎来每日黄昏的喧嚣时段。由于该剧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世博演出季”的开幕演出,亦是现代戏剧谷演出季剧目,开场前,黄牛们几乎在整条安福路上布了点,当晚剧场内基本满座。

这样热闹的情景如今在话剧中心剧场内外经常出现。除了剧场休息的每个星期一,每天晚上在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几乎都有3个不同的话剧演出可供观众选择,而上演的剧目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此前,发展百年的中国话剧市场也曾在“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怪圈中兜转多年。

2000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始“做一些相对全国话剧界来说比较商业的话剧”,推出一批关注年轻人生活、贴近时代、充满时尚元素、互动性很强的剧作。目的是“为了让观众重返剧场”。如今火爆的白领话剧、喜剧以及推理悬疑剧等,令上海的小剧场话剧风生水起,民间剧社兴起,投资商纷纷涌入,市场形式越来越活跃。

一个文化投资公司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中国,投资音乐制作的人里面,百人里可能会有一人收获回报。而投资话剧,百人里至少能有十到二十人,甚至一半人能获得一定回报。据说,目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年票房收入,超过了上海的京、昆、越、沪、淮五家院团票房总和。

“这是指体制内的票房,如果算上整个上海话剧市场则差距更大。京、昆、越、沪、淮等剧种目前基本只有院团演出市场,而话剧市场上,除了话剧中心占大部分,还有很多民营剧团、民间资本共荣。”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著名编剧喻荣军说。

喻荣军是70后,国家一级编剧,1995年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创作了《去年冬天》、《WWW.COM》、《女人四十》、《人模狗样》、《吁天》等一些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剧目。他见证了话剧市场从“举国体制”逐渐走进商业轨道,共生共荣的历程。

《投资有道》(以下简称问):话剧百年,小剧场话剧在上世纪80年代诞生之初,还一直扣着“另类”的帽子。在如今文化消费大潮中,小剧场话剧因何能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喻荣军(以下简称答):小剧场话剧火,因为新、因为有创意,能给生活带来变革,有一种精神层面的推动力。写实主义话剧在整个话剧中只占一两百年历史,但对中国话剧来说就是全部。它不是不好,但不是唯一。

十年前,我们开始做关注白领生活的剧目,而我们的观众群体也正是这些有一定消费能力、年轻、有想法、工作之余需要娱乐减压的白领群体。当时一些投资不大、质量很高的作品,成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买票走进剧场。但在2005年和2006年,很多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这类戏剧形式在上海大批量出现,质量没法保证,造成戏剧观众流失,但很快又出现了悬疑剧和减压喜剧。其实说到底,观众没有受过戏剧训练,他们的直观感受就是跟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关系,京剧原本也是很通俗的。小剧场以新形式吸引观众进来,如果内容还是隔岸观火,不管是话剧、京剧还是其他戏剧剧种都无法把市场真正做起来。郭德纲、周立波说的事情都是生活中的事情,是观众关心的事,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形式玩得花哨是一方面,是一个手段,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关注观众,剧场艺术才被观众所关注。

问:2004年,现代人剧社与德国先灵药业联合制作的贺岁女性时尚话剧《单身公寓》火爆一时,现在很多民营剧社都在发展自己的小剧场,此前总有人提及“多元化投资小剧场建设”的概念,您认为目前小剧场话剧的运营生态如何?

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上海话剧市场是一条大船,民间剧社是小船,现在还没办法形成真正竞争状态,因为我们占有更多资源。话剧中心过去几年还在方方面面地去融资,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合作。但事实上,国有院团在制作剧目上,最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好的创意、剧本和市场策划。民营剧社没有拨款,它必须面向市场,它的路可能更个性化。现在我们也希望更多民间剧社来使用我们的资源,千帆齐进,才是良好的运营生态。

问:在前不久举办的京港沪三地青年话剧论坛上,常听到有发言人提及“体制内”、“体制外”的字眼。似乎还有“体制内”是吃喝不愁做艺术,“体制外”是缺钱少粮做市场的观念。

答:去年我们做了一个戏叫《三十九级台阶》,这个戏在伦敦演出几年,商业运作非常成功,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演。而这个戏是谁做出来呢?是英国一个很小的剧团叫“三轮车剧团”,是国家剧院和小剧团合作出来的作品。现在不存在什么体制内外的问题,说我们是体制内的人,其实我们只是拥有更多资源。这不能否认我们是的确想做一些事情,也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还想让更多人参与。市场还没有成熟就画出若干圈子是短视行为。

现在的问题是,话剧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有不一样的生产模式。目前国内很多话剧投资都是短期行为,短平快。做一个预算,然后完成一出戏,演完了就pass掉了。很多投资都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就想看下一个是否更好。话剧中心现在对一些优秀剧目,开展巡演,或者与其他市场进行合作,让好戏演得更长一点。我认为短期行为不适合现在商业运作和商业回收。

问: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短期投资容易带来艺术上商业味道过浓,反而不利于发展。

答:所以我们现在提倡一方面要让更多人走进剧场,但剧场同时也是个思考的空间,剧场是一个城市文化精神所在,我们不能把剧场作为纯粹大众娱乐的东西。2000年的时候,我们推出的概念是“看话剧来安福”,对观众来说,不管话剧好坏,只要你想看,我们就有各种话剧给你看。对投资人创作者来说,你想做,我们就给你平台。后来我们又提出“看话剧是一种时尚、看话剧是一种习惯、看话剧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我们在琢磨提出话剧是一种多元文化。这方面来说,国家院团要有自己的责任,我们不仅是代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水平,还要让更多观众跟我们一起往前走。

问:很多观点都认为,目前上海戏剧市场的消费能力相对是最高的。您认为其他传统剧场艺术,比如京、昆、越、沪、淮等传统剧种,在打开市场方面,是否也可以借鉴小剧场话剧的运营模式呢?

答:可以借鉴,但不完全一样。比如昆曲,非得要求它贴近现实生活估计也挺难。但可以找一种方法跟观众走得更进,如审美情趣方面。赖声川做过《暗恋桃花源》的越剧版,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现在剧场内的观众已经不是以前的观众,他们在意的是有什么样的新东西带给他们。

2005年我们与德国世界文化中心做过一个尝试。我们邀请了5位传统戏曲代表人物,让他们以话剧方式每人去运作一场戏。其实传统戏曲演员以前就是主要的创作者,只不过在现有院团模式下,演员的创作空间被扼杀了,更多是继承复制。我们当时想做的,就是激发这些名家去创新,一切让他们自己编导。当时在德国柏林演出反响很好,在上海也算不错。但也有一种观点指责说这是什么玩意,也有真心赞扬的,然后你首先要让这些真心赞扬的人走进剧场。

我觉得传统戏剧,还应该多到农村去看看。我家乡的传统戏是庐剧,小时候我爸爸没事就带我去剧场看戏。但到我十几岁的时候剧场没有观众,关门了。近几年我回家探亲,发现那些大戏台又开起来了,而且非常红火。此时他们是完全没有政府拨款,全都是民间草台班子。唱的样式还是过去的,但演得内容却是现代的。民间剧团很红火,国有院团反而比较困难。应该让地方一些传统的艺人、小团体有生存平台,不要把大量钱砸给一些没有意义的作品。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