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固股份2017年业绩提前泄密

时间:2018-04-17 15:35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9,160 次

年报尚未在法定的公开平台披露,而有关信息提前在其他平台出现,这或涉嫌信披违规。而近日记者就发现一例。记者在高风金融网贷平台上发现了几笔关于新三板公司超固股份的借款项目,其中在借款说明中,居然还有超固股份尚未公开披露的2017年度业绩信息,看来该公司业绩提前泄露了。

上海超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超固股份 证券代码:837870.OC)成立于2010年5月,公司主营商用后厨设备及外送设备的安装、维修维护、零部件更换服务及销售,目前主要通过维修提供劳务、销售零配件及商用后厨设备获得收入。公司2 016年8月16日在新三板挂牌。

根据股转系统披露的2017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显示,超固股份的年报披露为2018年4月16日,目前公司2017年年报尚未在股转系统指定的信息平台披露。

作为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年报信息提前泄露不是一件小事。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对于在股转系统挂牌的新三板公司自然也应遵照相关规定。

这里提到的内幕消息是指根据《证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涉及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业绩信息提前泄露缘起应收账款抵押融资超固股份2017年业绩信息被泄露,还要从公司2017年披露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说起。公告显示,为了满足公司日常经营需要,2017年5月11日,超固股份董事会会议通过了公司向上海惟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惟精保理)以应收账款质押申请不超过600万元授信额度的贷款暨关联方担保的议案。

根据议案决定,双方同日签订了《有追索权保理合同》,授信期间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止,年融资费率10%。2017年5月11日,超固股份借款300万元,以370.03万元的应收账款提供质押担保。后来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又于2017年8月7日,再以376.65万元应收账款提供质押担保,借款300万元。

上述超固股份向惟精保理公司的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在上海高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风金融)运营的网贷平台上有迹可循。

记者发现,在高风金融平台上跟超固股份有关的借款项目共有5项,累计借款金额为500万元。其中,超固股份作为借款人的有一笔,其余4笔均是与惟精保理公司有关的债权转让借款。

值得注意的是,高风金融平台上关于超固股份的一笔借款信息介绍中,居然将超固股份2017年的业绩情况给披露了出来。

其中在“上市公司经营借款第十季”,计息时间为2018年1月19日至2018年4月19日的这笔100万元的借款中,披露了超固股份2017年全年合并营业收入10,418.86万元,合并净利润493.28万元。母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4088.97万元,净利润53.06万元。

此外,在“上市公司经营借款第九季”,计息时间为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3月18日的借款说明中披露,超固股份2017年截至10月营业收入7450.91万元,合并净利润813.36万元。

但根据股转系统披露的2017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显示,超固股份的年报披露为2018年4月16日,目前在股转系统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中还看不到公司的2017年年报。

由于官方渠道的年报信息尚未披露,因此该数据的真实性还不好确定。但公众公司年报信息在尚未通过公开渠道披露的情况下提前泄露,相关专业人士认为,超固投资此举或存在信披违规行为。

业绩规模有待提高 面临风险不可忽视

资料显示,据该公司已披露的2 016 年年报数据显示,超固股份2016年度取得营业收入7501.98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23%;净利润为760.88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9.26%。2017年上半年,超固股份经营业绩保持增长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营业收入为4335.75万元,同比增长45.0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1%。截至2 017年6月3 0日,公司账面的应收账款为2190.82万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超固股份近年来业绩保持增长趋势,但整体规模仍有待提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主营业务特点影响,超固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从财务数据来看,2016年度及2017 年上半年度,比重分别为32.64%和38.61%。公司存在客户集中的风险,若主要客户对公司业务的需求量下降,将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来看,餐饮行业受前期过度开店及整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新店拓展速度明显放缓,设备采购预算逐渐下调。各厂商为争取市场份额,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反而进行价格调降竞争,造成行业获利能力逐渐下滑。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健康发展,而且如果公司无法保持自身的营运优势,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