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

时间:2014-04-16 11:06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932 次

作者:李钢   来源:《投资有道》杂志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四年风云变幻,阳光私募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且逐步形成了各自的鲜明风格。本期封面我们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评选期内收益率等四项指标为考核依据,按照稳健、攻守兼备、进攻犀利之风格,整理出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名单,从全新角度,为投资者带来启发。

年末岁首近,又到盘点时,这一次,我们把目光聚焦于阳光私募。是需要对阳光私募给出盘点的时候了。从2007年6月以前首批16家阳光私募公司成立到其后的雨后春笋,截至2010年10月,发行阳光私募产品的公司已达221家,旗下产品数量合计近600只。

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

历经四年,阳光私募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资产规模超过10亿的私募公司已有12家,私募已获得业界认可,被承销商列为新股询价对象即是证明之一。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阳光私募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过往业绩给出准确详实的评价,进而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是能够对阳光私募给出盘点的时候了。以2010年前9个月为例,市场经历了较大变化,二季度房地产打压政策的出台,让指数在季度内呈现普跌趋势;而进入三季度以来,市场上演了一波大幅修复行情,反弹趋势明显。一跌一涨中,板块轮动,个股起伏,而部分私募的表现可圈可点,于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

  风格渐成

炼成一把宝剑需要多长时间?龙泉宝剑让欧冶子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且并不包括此前寻找铁英、寒泉和亮石所耗费的时光。

一支球队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多长时间?自1998年世界杯折戟、2000年欧洲杯的小组垫底,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获得季军,德国队付出了10年的努力。

一只私募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多长时间?1年?5年?还是更长?不得不承认,来自市场的考验——2008的大跌,2009年的反弹以及2010年的动荡,对刚刚长出嫩芽的私募造成不小的障碍,能否及时跟上节奏,把握热点,对急于证明自己、渴望与公募比肩的私募而言,压力巨大。

但可以欣喜地看到,部分优秀的私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铁英、寒泉和亮石,“时间的玫瑰”正在悄然绽放。

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
进攻和防守是足球赛场上永恒的主题,同样,盈利和止跌也是基金永远的目标。沙场点兵,2010年部分私募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

 

这些私募产品或进攻犀利,如世通,评选期内98.75%的涨幅,位居所有非结构化产品之首;或防守稳健,如星石1期,即便在沪深300指数最大下跌幅度曾达到72.28%的情况下,任意连续6个月的下行风险也仅为2.93%。

我们以评选期内收益率、单月最大涨幅、单月最大跌幅及下行风险指标为考核指标,按照稳健(下行风险小于1%,评选期内总收益率超过15%)、攻守兼备(下行风险小于2%,评选期内最大单月涨幅超过10%,总收益率超过30%)、进攻犀利(评选期内最大单月涨幅超过20%,总收益率超过50%)的筛选标准,比照足球比赛,整理出阳光私募2010最佳阵容名单,从全新的角度,为投资者带来启发。

  规模之辩

 

最佳阵容中,入选门将和后卫的产品,其所属的投资顾问管理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多(星石和中国龙系列均有21只),入选前锋的产品,其所属的投资顾问管理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翼虎和世通均仅有1只),是否规模越大,风格就偏稳健?规模越小,风格就越激进?有必要对风格和规模的关系做个探讨。

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10月,已有10家公司旗下基金的数量超过10只,其中,上海朱雀投资旗下产品共25只,名列第一,而更进一步的资料显示,该10家公司的规模爆发阶段集中于2009年至2010年。

先做业绩,再做规模,是私募惯常的发展之路。小规模之时,做业绩的动机强烈,希望依靠出类拔萃的业绩吸引投资者,通过在交易进出、持股集中度上的积极策略,也相对容易实现。而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私募的风格会趋于稳健,只需要保持一定的上涨速度,便可以赚取同样多甚至更多的业绩报酬。

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杨文斌看来,单纯追求规模进而对固有的风格、策略造成影响,是目前私募行业比较明显的一个负面表现,“规模永远是业绩的天敌”的说法,不无道理,尤其是对一些以灵活策略取胜的公司而言,影响更为明显。

来自好买的统计显示,旗下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10家私募中,截至2010 年10月27日的近6月、近1年、近2年中,跑赢私募平均业绩的占比分别为50%、66.67%、55.56%,换言之,总会有3家甚至5家私募在某一段时间内,业绩达不到私募的平均水准,三阶段中,均跑赢私募平均水平仅有新价值与淡水泉。

而在下行风险的控制上,以近1年最大单月跌幅来看(大部分私募在近1年以来才迅速膨胀成为大型私募,故取近1年为考察时间),10家大型私募中,仅有云南信托、星石和从容3家私募的最大单月下跌幅度小于私募的平均水平。“就整体而言,大型私募基金并不意味着业绩优秀或是下行控制较好”的结论,站得住脚。

如何规避风险,公司是否管理规范、投研力量是否强大,并进而能确保鲜明的风格成为关键。

因此,就规模和风格之争而言,如果在规模扩大后,原风格能得以持续和稳定,就有必要给予信任。比如星石,采取复制策略下,每一只产品均以稳字当头,仅瞄准确定性强的行业与公司的投资机会,放弃确定性不强的投资机会,严格控制风险。规模再大,投资者仍可得到一个相对明确的预期。

  团队之惑

一支球队中,核心人物的作用不可替代,比如法国队的齐达内,再比如前苏联队的雅辛,无论是中场的穿针引线,还是镇守球门的稳定发挥,都足以让人放心。

由此,对私募中的核心人物给予关注实属平常,毕竟其个人对整个公司投资理念及风格的形成,起决定性影响。

出身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话题,常常为投资者所关心,比如,公募派、券商派和民间派谁更牛。

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名单
2010阳光私募最佳阵容名单

好买曾对纳入统计的177位私募基金经理进行了分析,可明确归类的142名经理中,23.60%来自公募,32.02%来自券商,还有24.16%属于公募、券商之外的民间派。

对较长一段时间内(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的业绩予以统计后,好买发现,三个类别中公募派的整体优势最为明显,有六成实现绝对正回报,平均收益率为11.80%,前1/3收益率为47.32%;而民间派表现最弱,平均收益率为-11.36%,前1/3收益率为5.03%,近半产品在熊市阶段亏损严重;券商派则处于两类之间,平均获得了3.99%的正收益,前1/3收益率为44.26%。

而以近12个月(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的数据为基础,对风险收益特征予以分析后,好买发现,民间派表现出的风险收益特征最佳,即收益率相对较高且下行风险相对较小,其次是券商派和公募派。

很难得出谁比谁更牛的结论。不妨换换思路,少关注“明星经理”,多关注整个团队,私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自好买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14日,公开基金经理相关信息的159家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拥有185位基金经理,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管理2.42只基金,平均管理基金数量在5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共有17家。

好买认为,对于只有一位核心人物的基金公司,随着基金数量的扩大,基金的业绩可能面临多方面的威胁。其一,基金经理将面临规模扩大带来的操作难度提高,尤其是一些以交易著称,或善于在中小盘股票中寻找机会的基金;其二,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一个人的决策,缺少制衡或冲撞观点的机会,有时或会出现重大误判,而多人的决策更有利于控制风险;其三,当基金经理个人风格不再适合未来的市场的时候,调整的机会较少,使基金表现暴露于较大的风险中;其四,为扩大规模而进行的一系列路演、推介,如果只由一位核心人物来承担,会较明显地分散基金经理对投资的专注度。

团队的建设能否跟上规模的发展,值得重视。扩张中,如果仍单一依赖于一位核心人物,则可能面临风格转稳健,超额收益衰退等问题。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团队建设,通过招募市场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团队作战,才能为业绩保持优秀打下基础。

  与谁共舞?

有人喜欢进攻,崇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有人擅长防守,坚信“防守是最好的进攻”,谁说得最对?又该站在谁的一边?

“矛”的锋利和“盾”的坚固永远是一对矛盾。好买研究员卢加西曾把“你如何评价你自己的风险收益水平?”的问题,抛给众多私募经理,“中低风险,中高收益”而非“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成为绝大多数经理的回答。但在卢加西看来,实现这个目标非常艰难。

进攻需要以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代价,并且不是每一次倒下都能站起来。而如果过于注重防守,严格控制损失,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收益,更加容易错失机会。

卢加西以“残缺美”来定义自己的一个研究结果。他分别选取2010年10月份(周期性大盘股表现出色)、2010年二季度(市场下跌期)和2010年三季度(小盘股表现出色)为研究区间,将期间业绩领先的产品一一对比,结果表明,虽然部分私募确实能够实现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有优异的表现,但没有任何私募在三季度的小盘股行情与二季度的下跌市场中均表现出色,也没有任何一只私募在上述三个区间都保持领先。

出于对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板块以及企业特征存在一定的偏好,私募经理很难做到对大盘股与中小盘股的行情在同一水平上的深刻把握,“一代新人换旧人,各领风骚几个月”在私募界是普遍现象。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最希望的看到的一定是所投资的基金在市场上涨的时候能跟上甚至超越大盘,而在市场下跌的时候能少跌甚至空仓回避,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若从实际出发,显然并不现实。风险越高,收益越大;风险越低,收益越小在投资界几乎是定式,尽管许多私募都号称自己的产品是低风险,高收入,但若从其业绩表现来看,真正能做到的人非常有限。

就激进型的私募而言,既能让投资者赚得钵钵满,也可能让投资者摔得体无完肤,好买的研究结果表明,“激进型私募”并非一定就能和“高收益”划等号;对稳健型私募而言,将其等同于乌龟同样是认识误区,稳健型私募也能获得远超大盘的收益。

喜欢西班牙足球的进攻没有错,欣赏意大利的链式防守也没有错,但前提是,预先做好功课,对两队的胜算概率有深刻把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坦然承受。

就投资者而言,比看排名尤其是短期排名选基金更重要的,是考察基金经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能否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并不断总结经验,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不断优化。

认清自己的风险偏好,并选择那些投资风格和自己的风险偏好相适应的产品进行投资,方是正道。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