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融资添双翼

时间:2014-05-06 14:24 栏目:趋势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133 次

作者:博瑞产业发展研究院   来源:投资有道12年9月刊

“股债混合”的融资方式对于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私募转债”与“投贷联动”这两种方式今后必将“双轮驱动”,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由于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发行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繁杂的审批程序制约了非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今年新推出由沪深交易所审批的私募债可谓给中小企业量身定做。

如果能够在私募债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私募可转债(以下简称“私募转债”)与中小企业结合,连接私募股权与私募债权,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更方便地获取多种方式的融资。

为中小企业融资添双翼

  “股债混合”的融资方式对于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中小企业主提供更主动、更便利的融资选择。其中,“私募转债”与“投贷联动”这两种方式今后必将“双轮驱动”,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私募转债有待博弈

目前我国还缺乏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可转债相关的法规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

发行可转公司债的上市公司除了应满足组织健全、运作良好,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财务状况良好等发行债券的一般规定外,还需满足三个条件--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二)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三)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由于沪深两个交易所出台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并未对发行私募债的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提出要求,因此未来对中小企业作为私募转债发行主体的条件也可适当进行放松。

与债券的发行方式一样,可转债可以采用公募和私募两种方式。尽管私募转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外,以私募方式发行的可转债占据了可转债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广泛应用于股权基金和创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兼并收购交易、上市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职工股权激励等。

以美国为例,调整美国私募发行制度的规范有三个,即1933年《证券法》的4(2)节、1982年的《D条例》与1990年的《144A规则》。美国上市公司为了掌握可转债发行时机等因素,大部分选择了私募市场作为初始发行,但是很大一部分私募发行的可转债在初次发行之后会选择继续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获得公开发行。在美国市场,私募转债还被广泛应用于天使投资中。

在香港,上市公司以私募方式发行可转债需要满足香港上市规则15.02(1)条规定,即所有认股权合计可能转换的股份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此外,私募可转债也广泛应用于未上市企业和PE 的交易中以及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交易中。

当前艰难的融资环境下,中小企业在融资谈判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国内的PE等投资机构对私募转债并不感冒,他们对如何获取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公司股权比较关注,对较低回报的债权却兴味索然。

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引入可转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对融资方较为有利。因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私募转债的发展,还需经过市场的检验以及融资方与投资方之间的博弈。

  投贷大礼包

除了通过市场手段发行私募债外,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为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控制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不少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的融资模式,最为典型的是银行与投资机构联手,以“股权+债券”的模式,投贷联动,为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招商银行是最早开始探索投贷联动的银行之一。早在2010年,招行便开启了“千鹰展翼”项目。该项目计划每年选择1000家以上有走向资本市场潜力的创新型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打造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和设计创新的债权融资产品两项手段,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这一举措,招行从传统的贷款人华丽变身为融资组织人,将银行贷款、PE基金、政府引导基金、资本市场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除了招行外,浦发、中信等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的新模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接受银行的“投贷大礼包”对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投贷联动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由于通过VC/PE获得的资金无需支付利息,企业只需支付银行贷款部分的利息,成本与全部采用银行贷款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另一方面,投贷联动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资金,VC/PE的加入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企业战略、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增强管理和运营能力。

无论是私募转债,还是投贷联动,都是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谜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将更加多样化。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