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号”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时间:2014-05-06 14:25 栏目:趋势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625 次

作者:施明武  来源:投资有道12年9月刊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温州的首创,也被各方寄予厚望。大半年过去,这些公司活得怎么样?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下称民资公司)是温州的首创,也被政府有关部门寄予厚望。去年11月8日,温州市金融工作会议公布“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在8项专门具体子方案中,“创建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也位列其中。

根据温州市出台的《关于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民资管理公司被定义为“经批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服务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试点期间,注册资本上限不超过1亿元。民资公司的主发起人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其他单个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关联方所持股比例不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10%,也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5%。

温州两家已运营的民资公司作为金融改革先行试点的“试金石”,主要解决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试点期间资本管理公司向企业单笔投放资金不得超过500万元。

股权投资蹒跚起步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短期财务性投资、私募基金投资等。

从单纯的投资回报率来说,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固定的贷款利率,民资公司的投资回报,既可以根据投资项目的盈亏情况按比例分享收益,也可以约定固定回报。原则上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回报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三个月的则没有限定。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更具吸引力。

但是目前的温州民间资本回报率实际上难以达到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对社会公布温州民间借贷监测利率。监测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已连续5个月呈下降趋势。4月,民间借贷利息为一分八,其中直接贷款的月息已经低于一分五。而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1日在中心登记的平均出借利率仅为1.44%。这与去年高达五六分的借贷利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使如此,短期财务性融资和项目固定回报投资仍然是目前民资公司的首选。“初生婴儿”民资公司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更倾向于选择风险低、回笼周期短的投资方式无可厚非,但如此一来却变得与小额贷款公司无异。作为“金改破冰船”的民资管理公司当然不能止步于此。

股权投资通常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以及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等特点。出于资本逐利性考虑,股权投资无疑更符合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虽然股权投资具有债务共担的经营风险,却没有挡住民资公司“吃螃蟹”的热情。

以温州首家民资公司瓯海信通为例,该公司投放项目第一单是瓯海当地一家眼镜深加工企业,该企业之前一直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眼镜镀膜,现在自己有技术了,想投资建设一条镀膜生产线。

瓯海信通最终对该眼镜企业投资500万元,采用固定回报的投资方式,投资收益率为年化12%,如果效益不错,再考虑股权投资。

私募基金投资应该是温州金改在民间资本上的一大突破。但瓯海信通总经理助理孙啸翔承认,目前公司除了项目投资和短期财务性投资之外,还未开始开展私募资金等其他业务。

慎之再慎

坏账率高企是目前温州借贷市场“借钱难”的重要因素。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比2011年6月末最低时的0.37%飙涨了370.27%,达到了十年来的历史高位。其中,一家国有大行温州分行的不良贷款达到20.9亿元,居各家银行之首。

在这样恶劣的金融背景下,如何控制资金风险就成为了资本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了达到“安全投资”,瓯海信通成立了由股东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凡是2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全部由股东投票。只有占70%股权的股东投票通过,这个项目才可以实施。而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则由总经理负责。

“我们对项目的选择十分慎重,在调查的过程中,会对该企业家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和过去的诚信情况都进行摸底,一旦发现曾将资金用作炒房、赌博等,而非投入实体经济的疑点,就会终止投资”。

在项目选择上,瓯海信通更是层层把关。据孙啸翔介绍,目前他们投资的企业以技术型企业为主,不过大部分企业不符合他们的投资要求。不符合的原因除了项目不够有吸引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担保人。

? 试营业3个多月来,瓯海信通完成总投资1950万元,其中支持中小企业股权投资700万元,项目投资900万元,短期财务性投资350万元。取得项目前期的固定回报37.43万元,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2.1万元,税前利润21.70万元,实现净利润16.275万元。相比较其1亿元的注册资金而言,不到2000万的投资总额显示出其在风险管控上极其严苛的要求。


作为新生事物,民资公司的使命便是探路。

  政策壁垒难突破

根据规定,民资公司“对单一投资对象的投资总额不超过总资本净额的5%”,即目前单笔项目投资款不能超过500万元。类似风险投资,虽然民资公司并不完全以控股为目的,但是对于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企业,500万的额度几乎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满足企业项目的融资需求。这也是民资公司在开展业务中面临的一个政策壁垒,极大地限制了民资公司的发展。

虽然在试点期间,民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额外增加投资资金及以私募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私募基金总和不得超过原始资本净额的4倍,即当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最高募集到5亿元资金时,其单笔项目的投资额度可以达到2500万元),但这并不是民资公司快速融资的捷径。

目前温州地区具备专业管理水平的基金经理人才不多,经营团队的组建及对团队的信任度都需要长期培育,这一部分业务如要产生效益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另外,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由于私募资金的来源必须是特定的投资者,手握闲钱的投资者若想参与投资还存在一些条件限制。

对此,已经试运营的两家民资管理公司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孙啸翔表示,在正式营业后,希望经过请示相关部门得到同意,可以适当超额。

作为新生事物,民资公司在接受政府监管时备受关注。除了必须接受温州市金融办、财政、工商、公安等各部门联合监管外,每个月都需向监管部门和股东递交当月的经营情况报表和投资收益,温州市金融办也会派遣专员定期前来检查。年终还将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此外,民资公司的账户由一家商业银行托管,相关资金往来数据都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一旦公司出现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查处。

在回答接下来是否会对试点的民资公司给予政策上优惠和宽松的问题时,温州市金融办监管处处长余谦告诉记者:“目前试点工作刚刚开始,有待进一步观察。”显然短期内很难见到政策倾斜。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