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成“香饽饽”作品金融化尚需时日

时间:2014-05-07 14:55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383 次

作者:宋继瑞  来源:投资有道12年11月刊

“青年艺术100”是启动于2011年9月的年度项目,这个项目以青年艺术家为核心,每年邀请专业人士组建艺术委员会,从全国评选100位左右的青年艺术家,然后与这些艺术家进行合作,每位艺术家提供三件作品。

青年艺术家已经成为一个香饽饽。在过去的一两个月里,以青年艺术家为核心的大型展览接连不断。7月下旬,今日美术馆主办的“2012之舟——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开展。7月底,“青年艺术100”组委会主办的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开幕。8月初,中央美院美术馆主办的“未来展”拉开序幕。这三个展览都是关于青年艺术家的展览,每个展览展出的艺术家都在100位左右,参展作品从百余件到数百件。这三个展览分别代表了非盈利机构(今日美术馆)、民间机构(“青年艺术100”)、官方机构(中央美院美术馆)对青年艺术家的态度,青年艺术家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青年艺术家成“香饽饽”作品金融化尚需时日

  新晋藏家热捧青年艺术家

笔者作为“青年艺术100”的参与者,“青年艺术100”是启动于2011年9月的年度项目,这个项目以青年艺术家为核心,每年邀请专业人士组建艺术委员会,从全国评选100位左右的青年艺术家,然后与这些艺术家进行合作,每位艺术家提供三件作品。“青年艺术100”组委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带着300件左右的作品进行全国巡展。2011年度“青年艺术100”完成了北京、广州、上海、无锡四地的全国巡展,并以主题展的形式参加“艺术北京”博览会。截止到现在,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已经完成了北京、香港、鄂尔多斯的巡展。此后还会有成都、深圳、上海等地的巡展。因为该项目涉及的艺术家非常广,管中窥豹,对当下青年艺术家的情况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目前,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合理的。单从项目参展作品来分析,定价在4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作品,占到了作品总量的65%左右。这也与当下购买青年艺术家作品人群的目的相匹配。

现在,除了部分被国内不错的画廊签约的青年艺术家外,大多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在艺术消费的层面。艺术投资无可厚非,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过往二三十年的历史,也已经验证中国当代艺术的可投资性。在未来,也就是代表艺术未来的青年艺术家,自然也具备可投资性,这一点早已为历史所验证。但是,目前收藏青年艺术家作品的藏家更多的还是抱着艺术消费的心态。在展览现场,很多购买青年艺术家作品的都是新晋藏家,这甚至是他们第一次购买艺术品。

所谓艺术消费,就是购买艺术品的首要目的是喜欢,而非用艺术品用赚更多的钱。这些新晋藏家购买艺术品之后,并非把作品放在库房或者地下室,而是希望能立即把作品挂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的墙壁上,这从他们迫切需要取走作品的时间和心理上可以感受到。这些新晋藏家多数也为70后、80后,与青年艺术家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容易与青年艺术家产生共鸣,也愿意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成长。花费并不多的钱,购买一件作品,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祝铮鸣 《红拂》
祝铮鸣 《红拂》

  金融化切忌盲目造星

从对该项目已售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艺术消费的门槛在单件作品4万元人民币,因为单件4万元人民的作品量占全部销售作品的85%。但这并不排除这些艺术品的投资性。当然,艺术消费与艺术投资并不是断然分开的。两者正如硬币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抱着艺术消费的心态做艺术投资,应该是最完美的心态。

现在,艺术品金融化是艺术市场多元发展的趋势之一,利弊好坏,有待进一步分析。笔者在与青年艺术家的交流中,并不赞同青年艺术家过早与金融机构合作。但是,目前已经有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关注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在与青年艺术家的合作中,要尊重艺术发展规律,规划艺术家的长远发展之路,切忌拔苗助长,盲目造星。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经过高峰与低谷的洗礼,艺术市场上惯用的炒作伎俩很容易被人看透,过度炒作,得不偿失。

金融机构关注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必然更多地是从艺术品的可投资性上去考虑。青年艺术家什么样的作品具有可投资性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其实,目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从未来的可增长性上,可以分为艺术消费、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金融机构在选择作品的时候,至少?选择艺术投资以上层面的作品。在选择具体作品的时候,宁愿眼前多花钱买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也不要为了省少量的钱选择次要的作品。艺术市场史已经告诉我们,代表性作品未来的升值可能性和空间远胜于普通作品。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