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债公司被过度“妖魔化” 挂牌新三板引起恐慌

时间:2016-04-12 17:54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734 次

每天都要承受来自各方催债公司的压力,21岁的郑兴强(化名)最终从青岛的一家宾馆楼上跳下死亡的消息,让催债公司再次浮现在公众的视野内。而21岁的郑兴强不是第一个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摆脱催债公司无休止的纠缠,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对于催债公司,多数人恐怕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港台电影中的景象,三五个古惑仔,拿着刀棍,闯入室内,一番打砸后,抛下一句“再不还钱,剁你手脚”之类的狠话后,扬长而去。

欠债坏钱,天经地义。对于欠债不还的老赖,即便是国家执法部门,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去解决,这也催生了一批靠催债谋生的职业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香港电影中不同的是,如今的催债公司在谋求合法化的同时,还在筹划着资本化。

1

承重的债务已让欠债人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再加上催债公司的各种变相威胁,多数欠债人很难善终。记者曾经就有一个远房的兄弟,因为沉迷赌博,欠下巨额赌债,迫于催债人的压力,最终弃妻儿父母不顾,跑路。尽管记者并没有亲眼见到那些所谓职业收债人是如何上门讨债的,但是春节回家并未见到那位远房兄弟的家人,后来,才听说,因为受不了催债人无休止的追讨,只能“举家搬迁”,几乎和别人断了联系。

事实上,在法治不断健全的当今社会下,类似的场景也并不少见,但这终究是下乘的方式。要说催债方式,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从“野蛮”走向来了“文明”。少了一些暴力,但是多了的却是纠缠,无止的电话、短信、跟踪等变相威胁,这也导致无数类似前文的悲剧发生。

然而在半年前,催债公司也曾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5年10月,上海一诺银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提交了挂牌材料。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轩然大波,不少网友在担心之余,也质疑“催债”公司上市会不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毕竟催债公司“暴力”形象在人们的内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记者从一诺银华(835592)官网上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核心业务为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及其它信贷的催告及投资咨询服务业务;从事以金融业为客户主体的培训、人才智能管理、资产管理等服务,借鉴国际先进金融服务理念,面向全国,放眼国际,致力引领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一诺银华已在国内开设41家分公司,拥有600名以上专业人才及10000平米以上办公面积。该公司还设立13个专业部门,4个运营模块,积极提升运营专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为金融外包业务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平台。

与多数的催收公司不同的是,一诺银华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奉行文明催收。在“催债”毁誉参半的现实中,一诺银华将“文行忠信,慎独循礼”标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一诺银华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及其他信贷的催告及投资咨询服务业务,至今已有六年多的运营经验。

针对银行或金融机构委托的“催债”,一诺银华称,公司主要通过电话催债及外访两个团队。同时配合催收信函,公检法协调,以及各类信息查询渠道,并依托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对委托案件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

公司在催债过程全部录音,并将电话、上门及信函等多种催收方式完整记录,形成完整的记录留底。同时,一诺银华对员工催收规范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客户对催收业务操作规范上的要求,经常性地审视、核查自身合规作业的力度,规范日常催告行为。

根据一诺银华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 0 1 5 年1 - 6 月,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 1 6万、1307万和1516万元。虽然增长迅速,但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人均营收仅为3万元。同时,报告期内亏损幅度扩大更快,分别亏损131万、833万和649万。2015年6月,公司获得股东3500万注资,在此之前,公司净资产为负。

记者曾试图采访一诺银华董秘李东,但是对方以“尽管已经获得监管部门审批并拿到股票代码,并未接到股转系统准许正式登记股权转让的通知,因此我司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新三板上市公司,相关事宜正在沟通中”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对于一诺银华获批挂牌新三板,业内人士表示,不必被要妖魔化的讨债公司形象所吓倒,尽管当前讨债行业并未形成相关的法律行规,但是要正视这类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只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就应该鼓励。同时,一诺银华的挂牌上市,表明行业内已经在转型,选择公众化,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件创新,也给同行做到了表率作用。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