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瓶子与京剧市场——对话京剧工作室策划人魏乔

时间:2014-04-10 16:04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342 次

作者:邓若楠   来源:投资有道

  魏乔的年龄稍长于王珮瑜,在媒体和市场方面都有过资深从业经历。自小爱京剧,属于别的小朋友在听小虎队的时候,她却“听着马连良、裘盛戎、程砚秋的磁带做作业”。

她跟“瑜老板”结缘于“京昆跟我学”的老生班。据说她原本想报的是青衣班,正巧名额报满,才转为学老生。

“本来以为只是教唱段,没想到还要身段,当着那么多同学,本来就紧张,动作极不协调,结果珮瑜还说我唱得像周杰伦。”

或许因由王  瑜的独特气质,以及讲课时流露出的京剧理念引起共鸣,一直对投资文化产业感兴趣的魏乔上到第三次课,就跟王珮瑜说,或许我们可以一起为京剧艺术市场发展做一些事情。

王珮瑜外表一贯很酷,当下简短回答:“是的,这件事情需要一个团队。”

魏乔却把这话听真,回去做了很多功课。再与王珮瑜长谈,她最后总结说:“如果说这个时代的京剧界有一个人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我觉得那个人就是你。”

两人的合作和友谊就此开始。

《投资有道》(以下简称问):我看到你在微博里写过一段话;京昆本是出身草根的贵族,发展到今天却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因此它表面上是遗世独立的的清高,内心深处又难免曲高和寡的不甘。所以我们要来做点事情,把它从天上重新拉回到人间。你觉得现在是否是一个时机来让京剧健康地走向市场化?

魏乔(以下简称答):是的,京剧的市场化近几年似乎恰逢其时。从南北方来看,京剧在北方进入的是相对高端的消费文化市场。在上海,现在想看京剧基本能选择的就是逸夫舞台,而逸夫舞台是属于上一时代的剧场。今年年初,于魁智,李胜素到上海演出,选择在东方艺术中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因为那是一个现代化的剧场,我去看了演出,尽管场内大部分还是中老年观众,但是吸引了很多外国观众。

问: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呢?

答:循序渐进。曲目上,从最流行,最容易被接受的唱段入手。比如像《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铡美案》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些其实都已经具备了流行的基础。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东西被唱俗了、唱烂了,但这实际上是能够最快被大众接受。我们要做的是对传统老戏做一些时尚解构,增加一些现代的舞美和音乐元素进去,使之更贴近年轻人的欣赏口味。让年轻人初识京剧之后,慢慢引导,推出最具视觉美感和最具听觉认同的经典剧目。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开办的京昆课堂,现在一直是盈利的,这也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另外,京剧演员要年轻化、明星化。在80后、90后的眼里,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这些非常成功的京剧演员,都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一批新的京剧明星,以明星力量来带动京剧发展。

问:现在传统文化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你心目中未来京剧的市场化模式是怎样的呢?

答:京剧辉煌的历史本身就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比如梅兰芳,他当时既是剧场老板,也是名角明星。马连良、周信芳等也一样,演出时是艺术家,经营时是管理者。可以用孟尝君四大法则形容他们:倾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珮瑜要做,就要做成梅兰芳、周信芳式的人物,带动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我觉得现在京剧发展需要郭德纲、赵本山式的人物。当然,未来具体运作模式还在讨论中,关于产业链发展我们也有大致规划,不过目前还不方便具体透露。

问:我们知道珮瑜几年前曾尝试过市场化,但没有成功。你认为她目前的市场号召力如何?

答:她的“瑜门”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张。其中有因为懂戏而来,也有因她个人魅力而来。有人因为京剧爱上她,有人因为她而爱上京剧,跟一般的戏迷群很不同,甚至碰到过那种很疯狂的粉丝。从目前的票房来说,还不能算最理想,这正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市场化上不能那么功利,在剧目和形式上改革创新之后,也要还能让新人喜欢,老人接受。

此外,从上海市场来说,现在话剧小剧场里的观众,其实就可能是将来京剧小剧场的观众。他们年轻,喜欢标新立异,对艺术审美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我们要做的是介绍京剧给他们认识,认识了就会喜欢。

问:你曾谈到过还在杂志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就营销话题采访丝芙兰的总裁。他说,十个买香水的人里面,有八个人是为了喜欢那个瓶子而买。这告诉我们一件事:包装很重要。珮瑜是一个很有明星气质的京剧演员,在打造公众形象方面,她的优势和劣势你怎么看?

答:她是个很有童心的人,比较随性,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她身上有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冲突感,非常吸引人。我们希望能把她最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公众人物就是要有一种鲜明的个性,这个性就等于是她的品牌和标签,所有言行举止都要在这个个人品牌、标签的统领之下。但她还是她自己,只是要整理、集中、让个性更鲜明。京剧现在太需要一些新鲜血液,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消费需要,甚至能引领这个时代的文化消费需要。

问:京剧演出的团队、舞台、行头都需要投入巨大成本。目前在融资方面,是否碰到问题?

答: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企业对文化投资领域很感兴趣,但关注传统戏曲的的确不多,除非是公司老总有这方面的个人喜好。目前我们在做这方面准备,前期我自己也计划筹措些资金投入进去,只要方向找准,我对未来合作很有信心。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