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幸泽:前进需要永不停歇的挑战

时间:2014-10-23 11:39 栏目:新青年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8,652 次

于幸泽,一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旅德海归艺术家,我们看到,旅德期间,他的作品中隐喻了一种“真空般”的海外游子对西方社会的切身体会和生存体验;归国后,开始了对透明媒介和绘画观念的探索,并延伸至更加广阔的当代视觉文化生产,对当代视像的想象力表现在绘画语言和方法上的可能性进行了多年实验。其艺术研究和创作教学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到上海同济大学一路走来,所发生的变化着实让人有些惊讶,昔日的稚嫩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那不经意间的一抹成熟。

于幸泽:前进需要永不停歇的挑战

从未改变过的志向

于幸泽出生在辽宁的一座小城,80年代初艺术教育在国内并不普遍,于妈妈却愿意额外花钱送儿子去专业的美术培训班学习,“母亲比较喜欢阅读,阅读范围也非常广泛,在她看来,从事艺术行业未尝不是一种工作出路,恰好母亲同事的两个哥哥都是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生,一位留校做了教授,另一位则在辽宁电影制片厂当了导演。他们似乎向一座灯塔,为我在艺术道路的前进过程中指引了一个模糊的方向。”于幸泽告诉笔者,“84年,少年宫开了美术班,月学费高达10元,母亲却毫不犹豫的把我送了过去。到87年的时候,少年宫来了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老师,随之开设了美术高考班,那时那刻我才真正的了解了报考美术学院的人在学什么,于是我开始和他们一起画,也算是奠定了我立志考油画专业的志向。”

“这个志向自从扎根在心中开始便不曾动摇过分毫,那个时候对油画没有太多的认识,知道油画可以有很强烈的表现性,可以把物象进行深入刻画。还喜欢油画和松节油的味道。中考前考了两年中央美院附中,高中时连着考了四年鲁迅美术学院,最后到我去鲁迅学院学习,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于幸泽的求学事迹在当地曾红极一时,要么专业课不够、要么文化课不够,两者都够了却又要面对招生名额调整,“高一招11个人排13名;高二专业课考第1,文化课却没过;高三专攻文化课,专业课也排到第3,却只招2个人;高四,画的没什么感觉,却考上了,招8个人,文化课最高,专业课第4。最后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除了爱画画,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想要征服这场考试的欲望了,我的理想必须实现。我觉得这就是上天赋予了你那时候要遭遇坎坷,那段时间的挫败是一种人生财富。”

有转变才有挑战

拥有了这份财富的于幸泽看待人生的观点再次发生了转变,“我的生活基本就是在不断的去挑战挑战中度过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讲,28、9岁到38、9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段时间如果我不能有所作为出来,恐怕以后再想出头就难了。于是乎开始潜下心来研究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市场中要如何发展,最后我发现要想获得国人的认可必须要先征服外国艺术市场。在综合多方面原因考虑后,我选择了去德国求学,到了德国还是自由艺术系的绘画工作室,后来又获得绘画大师子弟班的荣誉,最后甚至拿到了德国的艺术家永久居留,当把很多挑战跨过去之后,前路似乎变得越发的明朗。”

旅居德国七年的于幸泽,先后师从伊门道夫教授和麦雅教授,可以说他的艺术生发自博伊斯以来的正统脉络,身上不乏“新表现主义”、伊门道夫、杜塞尔多夫、卡塞尔等令世界眼光禁不住向往和停留的“德国学派”标签。“那个时候处在异国他乡,想表达的是最简单的内容和图像,所以我曾经画过大约有3年的以“气泡”为主体的作品。我选择“气泡”做为表现的内容和创作语言的载体,和我当时的生存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是刚刚从中国的美术学院毕业,还没有进行自己的创作工作就来到举目无亲的德国求学是一个巨大转变。生活内容变化和外部环境改变对我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样的空间位移感觉自己好像生活在真空里一样,那时候潜心创作是我生活和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

把作品回归到原始状态

“我是在建筑学院教授‘造型艺术’。我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思路都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艺术修养为核心。因此课程方式不是教授他们练习绘画技法,而是设置一些课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比如:素描是立体解析然后形态转换、装置艺术与公共空间练习、立体色彩的分析和实验等。这样在教学上可以形成师生更多的对话和思辨,不是因为是建筑系里的造型艺术教学如此,我觉得艺术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前提是要对课程的模式进行专研,大学应该是理论的基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是我们艺术教学的目的。”教师的工作给了于幸泽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存基础,还有就是给了他大把时间可以去进行自由创作。

“未来一段时间我的创作方向是想把作品回归到特别原始的状态,这就是说,要尽量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手的痕迹,不断的减少制作,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幅画都那么干干净净,像影印品一般。也许不久之后你能看到我画的一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每一副都会留有大量手的痕迹在里面,这样有手感式的绘画才是唯一的,也是代表于幸泽的。尤其当下观念的东西已成为过去时,很多作品也将成为过去时,而留有于幸泽痕迹在画面当中的作品确实独一无二的,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这个痕迹在,就表示我曾经存在过。”

于幸泽

于幸泽

1976年 出生于中国辽宁岫岩

2000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学士学位

2005年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Kassel)美术学院

自由艺术系 获硕士学位

2006年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Kassel)美术学院

自由艺术系 获绘画Meistschueler学位

201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获博士学位

2007年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3年 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

近年个展概况

2014年 《一切有为法》,元画廊,上海市,中国

2014年 《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寺上美术馆,北京市,中国

2013年 《对映透明》,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当代艺术空间,上海市,中国

2010年 《自在的玩物》,华艺廊,广州市,中国

《自在的玩物》,M艺术空间,上海市,中国

近年群展概况

2014年 《撲素》,十一美术馆开幕展,上海市,中国

2014年 《融·汇》,新艺经美术馆开幕展,杭州市,中国

2014年 《意象坪山-中外雕塑名家作品邀请展》,深圳市,中国

2014年 《首尔世界开放艺术展》,世宗文化会馆,首尔市,韩国

2014年 《首尔光华门国际艺术节》,世宗文化会馆,首尔市,韩国

2014年 《袁石桃:一个非社会学研究个案》,

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上海市,中国

2014年 《马上说》当代绘画邀请展,熙画廊,上海市,中国

2014年 《无住》当代绘画邀请展,环球港美术馆,上海市,中国

2013年 《第四届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同济大学博物馆,上海市,中国

2013年 《异视觉》当代绘画邀请展,华艺廊,广州市,中国

《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寺上美术馆,北京市,中国

《首届北京中韩文化艺术节》,韩国文化院,北京市,中国

2012年 《邂逅的境遇》中德泰艺术家邀请展,华润华夏美术馆,郑州市,中国

《中国青年艺术展》SAP 展览中心,海德堡市,德国

《WO AI NI MA》D-SPACE画廊,北京市,中国

2011年 《亚洲脉搏》中国当代艺术展,曼谷当代美术馆,曼谷市,泰国

《超有机》首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北京市,中国

2010年 《FET ATR》国际艺术节,三里屯VELIG,北京市,中国

《零点时分》多伦美术馆,上海市,中国

《时空经纬》21艺术中心,上海市,中国

中国美术馆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

于幸泽在德国留学了七年,“新表现主义”、伊门多夫、杜塞尔多夫、卡塞尔,这些都是令世界眼光禁不住向往和停留的名词,几乎构成了现当代艺术系统内的“德国学派”,可以说你的艺术生发自博伊斯以来的正统脉络,而你的绘画起点则是“观念艺术”冲击之后的绘画新生,当然还有更直接的“德国最新”的“当代艺术”生发。

气泡、泡沫、充气玩具是于幸泽绘画中的特殊关切,后来他的艺术开始扩展到对当代视觉物象的“生产”和当代视觉视像可能性和想象力的“激发”,这就与那些刻意的社会学叙事和政治图像的“习惯”拉开了美学本体上的距离,而将“游乐”和“奇妙”的感觉“导入”今天的艺术世界,从而获得一种鲜活感和春天的气息。他的创作世界仿佛浸泡在一个由“气泡”、“昆虫”、“明艳”所营造起来的“视觉乐园”中,作为艺术家,他把“艺术游乐园”中的游乐经历传递给了艺术界,也给社会呈现了当代青年的想象与活力。这是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创作正在转型,用美学立场上的新经验将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

文 、编 / 尔沧川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