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拥光伏大佬、右抱韩国财团,同享科技信披却多处自相矛盾

时间:2020-06-18 10:49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2,923 次

同享(苏州)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享科技)是一家光伏焊带研发生产商,于2016年9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目前正在试图进军精选层。虽然公司掌握豪华的客户资源,但在销售收入与经营细节中还存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情况。

客户流失与销售合同矛盾

如下图所示,同享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晶澳科技,证券代码:002459.SZ)、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韩华能源)、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科技)、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特斯)、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协鑫集成,证券代码:002506.SZ)、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8.61%、98.77%、97.94%,其中,对第一大客户晶科能源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58.59%、60.49%、67.22%,已经形成一定依赖。

(来自同享科技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客户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韩华能源、隆基科技位列2018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前四名,阿特斯与协鑫集成分列第六、七名。尽管客户背景十分豪华,但同享科技与客户之间的规模差距过大,光伏焊带产品对于客户也不具有关键意义,将严重削弱同享科技的议价能力。而前五大客户集中度直逼100%更加剧了客户关系生变导致业绩骤降的风险。

这一客户流失风险或已经体现在客户协鑫集成上。协鑫集成在2017年度、2018年度分别为同享科技第二、第三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20.50%和11.39%。但是,协鑫集成没有出现在公司2019年度前五大客户中,从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97.94%来看,协鑫集成很可能终止向同享科技采购。

但同享科技又试图否认协鑫集成不再向其采购这一点,在公司披露的2019年重大销售合同(即年度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框架合同)中,依然有协鑫集成的身影。据披露,公司2019年与协鑫集成下属公司之间有5个销售合同,且均已履行完毕。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部分合同的期限至2020年3月,但公司在每次交付商品后都会确认收入,而并非在合同期末才确认收入,例如对隆基科技的合同期限为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但已经确认收入3386.31万元。那么就奇怪了,既然同享科技2019年与协鑫集成之间存在5个重大销售合同,且大部分已履行完毕,协鑫集成没能压过阿特斯进入同享科技前五大客户是否不太合理呢?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与重大销售合同或许有失真实。

(来自同享科技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

再看同享科技2019年的新增客户隆基科技,随着协鑫集成2019年退出前五大客户,隆基科技加入公司的豪华客户套餐多少有些“救场”的意思。据披露,同享科技于2019年4月开始与隆基科技合作,2019年对隆基科技销售收入3386.31万元,其中的3177.75万元截至2019年末仍未收回,结合信用条款,或许已经逾期。以隆基科技的资金实力,回款3386.31万元不是什么难事,但截至期末,其中93.84%的货款仍未支付还是有些蹊跷。

原材料采购单价遭自己打脸

据披露,报告期内,苏州云锡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材料)一直是公司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447.87万元、6445.63万元、7370.75万元。据工商信息显示,云锡材料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参保人数为3人。奇怪的是,对于这样一家经营规模看似较小的供应商,同享科技却称其年销售规模约4至6亿元。

还有,同享科技前后披露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也自相矛盾。如下图所示,同享科技披露2017年至2019年铜材料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为45.52元/千克、47.20元/千克、45.40元/千克,锡材料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为90.70元/千克、92.24元/千克、90.91元/千克。同时,公司又单独披露了向主要供应商采购的单价。

(来自同享科技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

需要说明的是,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接近100%,因此从理论上说,向这些供应商采购单价的加权平均值应当与如上数据相接近。如下图所示,2017年至2019年,同享科技向各供应商采购铜材料的单价分别为48.39-57.05元/千克、53.22-58.49元/千克、48.44-55.23元/千克,采购锡材料的单价分别为105.94元/千克、107.06元/千克、93.80-103.27元/千克。

显然,同享科技向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单价都高于其披露的平均采购单价(2018年向宜兴金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采购铜材料单价为45.60元/千克,低于47.20元/千克,但采购比重仅0.63%,可以忽略不计),完全有违逻辑。

(来自同享科技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

高管与销售或“失踪”,核心技术人员初中学历

员工情况也是同享科技的一大疑问。首先是高管层面,据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只有两名高管,分别为总经理陆利斌和财务负责人兼董秘蒋茜。问题在于,对于同享科技这样一家年收入超4亿规模的公司来说,只有两名高管是否合理?更深入的问题是,同享科技是否对部分高管有所隐瞒,而被隐藏的高管在公司客户或供应商中任职董事或持有股份,借此隐瞒关联交易。

接着是核心技术人员。同享科技有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其中之一为宋建源。宋建源为初中学历,入职同享科技之前,分别在吴江市合成化工厂任职工人、在吴江市燕达轻工机械厂任职副厂长、吴江市平望镇农机服务中心任职负责人、吴江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任职经理。初中学历、几乎没有技术类岗位的工作经验,同享科技却称其在机械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对公司的产品研发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公司31项专利的联合发明人。然而宋建源是否真的具备研发能力、是否符合核心技术人员认定标准还存在疑问。

再看全部研发人员。据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1人,其中仅1人学历在本科以上,剩余20人学历在本科以下,还是不得不令人怀疑这95.24%的研发人员是否具备研发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将非研发人员确认为研发人员的嫌疑。

(来自同享科技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

最后,同享科技的全部销售人员只有3人,能否支撑公司与超4亿的收入规模?不知公司是否对销售人员以及可能存在的违规情形也有所隐瞒。而且,据销售费用明细显示,销售费用的构成包括运输费、投标费、宣传费和其他费用,其中竟然没有职工薪酬!其他费用仅仅1000元也不可能包含职工薪酬,这说明同享科技可能根本没有核算销售人员的薪酬,存在低估销售费用的嫌疑。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