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数据大客户存流失风险,IPO募资或是“杯水车薪”

时间:2020-12-24 09:59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6,478 次

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中联数据)是一家专业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服务提供商,主要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公司于2019年递交了科创板IPO的申报材料,但因创始人退出,公司撤回申报。2020年,公司转战创业板IPO。但经过我们研究发现,中联数据第一大客户未来存在流失风险,且公司此前的投资项目停滞不前,本次IPO募资似乎远远不够相关项目的资金所需。

第一大客户京东自建的IDC即将完成,公司业务怎么办?

中联数据的业务以提供IDC服务为主,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IDC服务占营业收入的94.5%。根据招股书显示,中联数据的第一大客户为京东,2017年到2019年公司对京东的IDC 服务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9%、72.83%和55.13%,可以看出中联数据的业务方面存在对京东的明显依赖。

然而,2019数据中心年度峰会(CDCC)上,京东云(JD Cloud)分享了京东云智能IDC业务及技术创新进展。京东云是京东集团旗下的全平台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从IDC业务、云计算业务到综合业务全频段(Full Spectrum)服务,根据京东对外界的宣传显示,京东云全国IDC数据中心拥有超过20000机柜,数据中心集群覆盖华北、华东、华南三大核心区域及众多周边城市,拥有南京、宿迁、西安、重庆等骨干节点机房。京东云计划在2021年前完成全国IDC骨干网建设。如果京东云自建IDC数据成功后并成功运行,中联数据可能将失去最大的客户。

而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重大合同信息显示,中联数据与京东签订的IDC服务合同,大多数合同都是截止到2019年、且未设置自动续期,仅有一项合同有自动续期条款,但每次续期也仅为一年。

本次中联数据上会稿招股书披露的会计期间最后一期也只是截止到2020年3月,2020年京东对于中联数据的采购金额是否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呢?可能还要中联数据做出更多的信息披露。

资金缺口巨大,IPO募资或远远不够

从IDC行业上下游关系看,IDC服务行业主要有基础电信运营商、专业IDC服务商和云服务商。而中联数据作为专业IDC服务商之一,主要采取租赁模式开展IDC服务,即租赁上游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为下游互联网客户提供IDC服务。

自2019年起,中联数据也逐渐通过投资+租赁、合作共建等方式提高数据中心的独立性。不过,中联数据目前运营的6座互联网数据中心权属并非自有,而归属于产权方。此次IPO募投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以下简称:自建数据中心项目)可能将正式成为中联数据自建IDC数据中心的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自建数据中心项预计总投入46.97亿元,而中联数据本次IPO募集12亿元全部投入该项目。从资金实力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联数据持有货币资金余额3789万,尚无法覆盖账面上的短期借款7513万元,更不要说46.97亿元的巨款了。而根据招股书显示,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第一阶段投资金额26.33亿元,可以说本次IPO募集的12亿资金对于整个项目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中联数据想要自建的IDC数据中心并不只有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一个,此前中联数据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亚信数据港建设项目早在2018年1月就举行了签约仪式,亚信数据港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约13亿元。项目总体可提供6000架机柜的服务能力,服务于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服务于政府、金融、教育、旅游等行业客户。

然而,如今亚信数据港项目已经开展2年多,但是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建工程科目2018年及2019年均为0,2020年3月末仅为716.6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中联数据收购了内蒙古亚信创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信创业)100%股权作为亚信数据港建设项目的运营主体,截止2019年年底,亚信创业的总资产仅为2024.82万元,其中该公司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当形成的无形资产就达到1789.23万元,而根据亚信创业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亚信创业缴纳社保的人数截至2019年还是0人。2年时间过去,可以说亚信数据港项目基本没有太大进展,仍为“空壳”。

除此之外,2019年中联数据还与龙岩市永定区签署了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但是承接该项目的子公司福建龙岩云涌已于2020年4月21日注销,并没有成功进行有关的项目建设。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中联数据前不久在招聘网站上新发布了招聘土地投资拓展的相关岗位,其中岗位职责还包括新项目的获取。但是在亚信数据港项目、龙岩云涌项目几乎“停摆”,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的情况下,中联数据是否还有能力开拓其他投资项目?

另据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环评显示,该项目一期投资总额为8.59亿元。但是中联数据的招股书中称项目第一阶段投资金额26.33亿元。招股书与环评报告相比为何会出现重大数据差异?中联数据又是否存在故意夸大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情况?

冲刺IPO了,创始人及多名高管却走了

如上文所述,公司前次筹划科创板IPO时,由于创始人退出,从而撤回了材料。具体来看,2014年,周康、董岩、李凯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中联数据,并在同年签署了《共同投资协议》。2018年6月,三人进一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加强了“捆绑”关系。2019年7月9日,中联数据递交招股书拟于科创板上市。但是2019年10月,李凯辞去中联数据的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并退出一致行动人关系。同时,将其直接持有的全部12.75%股权转让给周康、董岩、上海鼎莫和红杉悦盛。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因李凯的退出,中联数据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而提出离职的不只有李凯一人,2019年10月刘东海也辞任了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19年3月,董事闫强辞去董事职务,2019年12月闫强又辞任财务负责人职务(保留董事会秘书职务),在上市前夕递交IPO申报材料的前后,中联数据的内部高管出现了不小的变动,是否说明公司内部存在矛盾?

曾存在代持情况

此前,中联数据旗下主营业务为IP地址服务的子公司北京中联网盟,曾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并于2018年1月终止挂牌。但在决定终止挂牌之前,该公司曾因未披露股权代持构成信息披露违规,被股转系统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2016年4月,新三板挂牌前,中联网盟未披露其历史上存在股权代持事项。2017年8月,中联网盟、股东周康及原股东刘晓鹏、何戬说明其在历史上存在股权代持,即刘晓鹏自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期间代替周康持有中联网盟股权,何戬自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代替周康持有中联网盟股权。而周康目前是中联数据的实际控制人之一。

另外,本次IPO报告期初实控人周康使用个人卡为淘宝商户等经营话费、流量等交易提供渠道服务事项,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周康通过个人银行卡开展流量购销业务的收入金额、采购金额分别为588.45万元、583.26万元,收益金额为5.19万元;通过个人银行卡开展话费购销业务的收入金额、采购金额分别为6595.90万元、6383.83万元,收益金额为212.07万元。

而中联数据在审核问询函回复列示了周康采购、销售的交易对方及交易金额,交易主体均为个人,部分人员为中联数据子公司客户、供应商的员工,部分个人与周康交易金额较大,如姜某某交易金额4236.90万元,曹某、陈某某交易金额超过1000万元,商某某、向某某、刘某等均超过500万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中联数据又主要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采购或租用带宽、机柜等电信资源。2017年到2020年3月,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一直是中联数据的前两大供应商,中联数据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卡开展的业务是否也借用了中联数据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呢?这也需公司给出合理解释。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