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5 15:02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766 次
作者:蒋卫祥 来源:投资有道
曾经的投资英雄比尔·米勒在2008年遭遇了彻底的滑铁卢。从1991年至2005年,比尔·米勒管理的美盛价值基金(Value Trust)连续15年跑赢S&P500指数,1982年至200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14%。然而,从2006年开始,米勒管理的基金的收益率开始落后S&P500指数,到2008年中,晨星评级显示,美盛价值基金在同类基金的最近1年、3年、5年和10年期业绩表上均排在最末档。
比尔·米勒在200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还是缺少经验”。对于此次惨败,他还是把一部分原因归于经验不足。
比尔·米勒是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他强调经验是一种历程,并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观点可以宣称是真理的最后篇章。因此,在他看来真理是一种脆弱的平衡,当一种真理被建立时就会立即显示其不足之处,并随时会被后来的论点所补充或者推翻。
实用主义拒绝接受终极真理和绝对客观的存在,拒绝讨论无法以经验解说的事物,但不排除只能以“部分”经验呈现的事物。我们可以发现,实用主义的这些原则很契合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及投资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认为存在一些所谓的伟大的公司,但对于这些公司,我们应该不停地探讨什么是伟大,并研究其伟大的含义是否会改变。
同时,一件事物的属性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若干时间后,我们可能发现一个事物的面貌和最初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去轻易地否定或肯定一件事情或一件事物。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用经验不断地尽可能地去探讨各种事物的属性,无所谓有最终的真理存在,只是在不停地深化认识。所以,对于研究一个公司,只注重历史和数据还不够,陷入无谓的对错争论更是无益。比尔·米勒在接手基金之后,开始较少地依据历史数据序列或是从精细地组织起来的经济、数学理论中得出的预测,相反,他的投资流程会根据当前的情形,估测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脱离对于回顾式的预测分析的依赖,为比尔·米勒打开了一个可能产生准确信息的新天地——尽管市场还没有接受他的理念。
比尔·米勒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在金融股暴跌后不停地买入金融股,比尔·米勒在实际操作中违背了他的哲学理念,比如他没有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正在发生的次贷危机这件事,他对于一个经济现象的理解过分地依赖于经验,而没有更多地去认识新的事物性质。
比尔·米勒说自己还是经验不足,显示他是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哲学信奉者。或许,投资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认知能力的过程,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总是有限的而且易错的,否则他就是全能的上帝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只要不离开这个市场,总有失败的一天,投资带有悲剧色彩;换句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但我们不能就此消极起来,研究与投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而人天生具有挑战的本能。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