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真正的“晴雨表”

时间:2014-03-31 12:19 栏目:非常道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110 次

  八月的最后一天,对许多人来说是平淡无奇的。但就是在这一天,深圳中小板综指在收盘时创出6665.39点的历史新高。反观上证综指,仍在2600点左右徘徊,不及历史最高点的一半。

  这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股市总是被习惯性地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多年来中国股市却一直让所有人看不懂。就拿今年上半年的走势来看,经济的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推动了全球股市自2008年夏华尔街金融危机以来的强劲反弹,而中国在全球正是经济复苏和增长最为迅猛有力的。然而,如果除去遭受严重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的话,中国A股指数的表现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甚至比同样陷入欧元债务危机的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还要差!

  看起来,中国股市是一张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基本不相干的过时的晴雨表。

  但我很想指出,这是从A股主板市场出发看问题得到的结论。如果把创下了历史新高的中小板当作中国股市真正的主角,那么我们将会不无惊喜地发现,其实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规律在中国仍然是存在的。真正代表中国经济的不是那些“中字头”,而是无数不起眼的中小企业。

  必须客观承认,中国股市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它的设立不是为社会提供一个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平台,而是为了筹集民间资本给国有企业输血。说得更直接一点,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扭曲资源配置的办法(其中的核心是严格的审批制度)使社会上的金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无效或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尤其是行政垄断型的央企。虽然过去20年里金融监管部门做了不少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但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看,中国股市至今仍然只是服务于国有经济的一个金融工具而已,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而目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股市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根源皆在于此。所谓“政策市”,我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发现,中国证券市场正在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形成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独立的市场板块。粗略地说,上海的主板市场,主要是中央企业的融资平台;深圳的中小板市场,则越来越像是地方国企和一些大型私营企业的融资平台;而深圳创业板,则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板”。

  虽然创业板的创立时间太短,还不具有准确的观察价值,但可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的中国股市,创业板的活跃度将远高于中小板,而后者的活跃度又远高于主板。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到了60倍依然供不应求,同期主板股票的市盈率只有20倍却乏人问津。这是十分符合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的——就全社会范围内的财富创造的意义上说,民营中小企业的效率好于地方国企,而后者又好于大型央企。

  因此,这次中小板指数背离大盘——但却异常符合实体经济的大势——一举突破历史记录,实际上可以被视为市场的自发力量对试图扭曲市场自然交易的行政力量的某种自我纠正。只要我们打算要搞市场经济,那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就一定难以阻挡。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
抓取文章分页内容,WP-AutoPost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