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进可控核聚变技术攻关 未来能源产业探索加速

时间:2024-01-31 12:59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695 次

作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可控核聚变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2023年12月,可控核聚变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并引发广泛热议。近年来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迅速,并实现在部分领域“领跑”,这背后离不开政策层面的规划支持。

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核聚变能研究发展不断推动

核聚变研究是一个时间跨度长,对物质人力有着超高需求的大型研究项目。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卡达拉舍正式成立,集世界力量攻克难关,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启动。

同一时刻,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各方的高层代表通过视频在各自国家参与了ITER国际组织举行的成立仪式。其中,中国分会场设在合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主控室。 据悉,ITER项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为人类提供“无污染、无碳、安全、实际上不产生废料的能源”,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影响人类能否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如前文所述,我国也加入了ITER计划。2006年11月,我国在法国与欧盟、印度、韩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六方代表共同签署了《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并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五方代表签署了《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2007年8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29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述两个协定。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认为,上述两个协定的内容符合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以往的缔约实践,是我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法律依据,对推动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符合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国家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核聚变研究发展进程中,我国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贡献不菲。

《光明日报》曾刊发报道显示,华中科技大学潘垣院士团队为“人造太阳”耕耘二十年。据介绍,潘垣团队活跃在ITER这项国际大科学工程中。在“等离子体破裂”这一研究领域,团队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控制和破裂危害缓解技术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能做到破裂逃逸电子完全抑制的科研团队,在实验中得到的逃逸电流耗散速率曾创下世界第一的纪录。2020年10月,潘垣团队的J-TEXT实验装置被ITER国际科技顾问委员会列为四大SPI破裂缓解技术研究装置之一,进一步确立其研究在国际领先方阵的地位。

此外,相关报道显示,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月批复由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我国的脉冲强磁场设施,这是教育部高校承建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湖北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政策指引推动可控核聚变等技术攻关 探索未来能源产业布局

相关政策方面,2021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方面提到,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023年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未来科学城开幕。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在论坛上表示,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以全国55%的发电装机贡献了63%的发电量,将加快推动以核聚变为重点方向的未来能源技术探索,围绕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

此外,庄树新表示,我们将围绕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瞄准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及多能互补等关键方向,加强技术预测和前瞻布局,有效构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未来能源发展体系。

2023年12月29日,以“核力启航 聚变未来”为主题的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参与其中。

据悉,此次推进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坚决履行国资央企创新使命担当,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谋划可控核聚变产业未来和前景的一次盛会。

会上,中国聚变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正式发布,对于创新协同推进聚变能源产业迈出实质性步伐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未来,我国还将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发力,为能源产业探索更多发展可能性。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