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温州人的民间借贷

时间:2014-04-24 17:00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212 次

作者:杨笑   来源:投资有道11年11月刊

合作在前几年一直皆大欢喜,张先生每年能从王老板那儿拿到一分二到一分五(12%~15%)的利息,而当时银行的贷款利率大概是六七厘(6%~7%)。

虽然温总理在国庆期间飞赴温州稳定局面,但和不少参与民间借贷的温州人一样,35岁的张先生最近还是有点慌,他想把自己交给铁哥们王老板吃息的约500万元拿回来,但王老板告诉他,最近周转有困难,让他等一段时间。让张先生稍微放心一点的是,王老板并没有跑路。

张先生在温州市公安局工作,三四年前因旧房拆迁,拿到不少现金,此时王老板做民间借贷的生意已经有一段时间,看着收益不错,张先生就把这些钱都交给了王老板。

因为是很要好的关系,张先生把这笔钱交给王老板的时候也没要借条之类的凭证,王老板也没告诉他钱具体放给了谁,但会把约定的利息每月准时打给他。

这样的合作在前几年一直皆大欢喜,张先生每年能从王老板那儿拿到一分二到一分五(12%~15%)的利息,而当时银行的贷款利率大概是六七厘(6%~7%)。

在张先生这位“榜样”的引导下,张先生的另外两个朋友也加入了放贷的行列,他的同学王先生是其中的一位。王先生在事业单位上班,收入不高,也没什么闲钱,他是拿父亲的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房子向银行申请一年期的抵押贷款,贷了四五十万元,交张先生转王老板吃息差。

去年之前,银行的贷款政策还相当宽松,50平方米、评估值百万元的房子最多可以抵押贷款六七成。但到了去年下半年,银根开始收紧,最初是贷款成数下降,抵押贷款只能贷到三四成,后来银行干脆不再接受拿小房子抵押贷款。到去年底,王同学的贷款到期,银行就不再续贷了。

为此王同学一度很是悻悻,因为当时正是民间借贷利率飙升之际,王老板给的利息自然也水涨船高。不过到了下半年,王同学开始庆幸自己当初被迫离场了。

由于银根越来越紧,虽然民间借贷利率飙升,但风险也随之放大,此后跑路、跳楼的消息越来越多、越传越广,恐慌情绪开始在温州蔓延,每一个放贷的人都急着想收回自己的资金,挤兑情绪在温总理视察温州之前达到顶峰。

在这种情况下,张先生也和王老板商量,要拿回资金,但此时的王老板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要求。王老板安慰张先生,恐慌过一阵子就会过去的,钱不会有问题。

此时除了着急,张先生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只能相信铁哥们王老板有足够的办法,能够收回放出去的贷款。看到报纸上关于跑路老板回归的消息,对他都是一种安慰。

不过,他也做好了损失一部分资金的心理准备,有资产抵押的银行都有贷款收不回来,民间放贷的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据他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说,最近温州的每家银行都来了两位“特派员”,一位是温州市政府派出的,希望银行不要“挤兑”经营情况正常的企业,另一位是总行来温州分行蹲点的,任务是对现有贷款进行排查。

两位“特派员”和银行的信贷员一起,到贷款企业实地查看,评估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于生产正常、抵押资产足够的企业,银行的政策会松一点,该续贷的续贷,甚至利率比以前还会有点优惠,但对那些拿银行贷款转贷吃息的企业,则会加紧催收。

不过,银行的朋友承认,收不回来的肯定不少。在一场泡沫之后,总归会留下很多伤痕。对银行如此,对民间借贷同样如此。只是银行家大业大,这点损失不算什么,但对于像张先生这样的个人来说,损失将有可能伤筋动骨。

现在张先生每天都会看报纸,了解局势的发展。让他稍觉安心的是,随着政府的出手,温州老板跑路的、跳楼的消息基本没了,恐慌正在慢慢消退。

张先生已打定主意,如能顺利收回资金,他将洗手不干。不过他也相信,民间借贷还会继续下去。至于他的资金今后如何打理,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