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扰动脱敏,内需修复在途

时间:2025-08-15 13:15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94 次

近期海外关税风波再起,但全球股市对此反应趋于钝化,是否意味着市场“交易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当外部扰动脱敏、国内经济延续弱修复、沪指在3500点展开拉锯,投资者应当关注风险,还是继续重估机会?而随着政策预期升温、行业景气分化加剧,A股市场又呈现出哪些结构性信号?

市场定价回归基本面主导

7月以来,特朗普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并对24个国家和27个欧盟成员国发布了新关税条件。然而,与4月至5月市场对“关税交易”的高敏感不同,本轮市场反应明显钝化,“关税扰动”正被市场边际忽略。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焦点正从外部扰动逐步切换至经济基本面。

当前关税周期的钝化,也正在经历类似的“情绪递减—预期切换”阶段。展望后市,全球经济同步改善的预期正在升温,基本面有望重回市场定价核心。

政策接续发力不可或缺

聚焦国内,从经济动能来看,6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分项上产需指数均来到扩张区间,但上行斜率明显放缓。通胀方面,CPI同比回升至+0.1%,核心CPI升至+0.7%,创近14个月新高,反映“以旧换新”等政策对耐用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PPI同比下降3.6%,主要系极端天气拖累基建类项目施工进度、关税冲击下出口敞口较高行业价格承压、中下游产能利润率仍偏低所致。

整体而言,当前经济仍处于结构性修复过程中,内需回升依然偏弱,整体经济运行仍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的阶段。下半年看,耐用消费品对核心商品价格的支撑或将减弱,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影响企业出口,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值得重视,扩内需政策的接续发力不可或缺。

A股情绪修复延续,结构性机会持续释放聚焦A股市场,在全球对关税冲击逐步“脱敏”的背景下,外部扰动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在持续下降,投资逻辑也正从事件博弈回归基本面主导。随着中报季来临,业绩因子对市场的影响权重也将不断增大,关注高景气度TMT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游制造、受益于政策补贴的内需消费以及券商、贵金属等业绩增速较高或边际改善的方向。中长期视角下,全球经济共振修复、国内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未改,A股中期配置价值持续上升。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