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让建筑更智慧、更节能

时间:2014-06-04 16:40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233 次

作者:李启超   来源:投资有道14年3月刊

我国的工业能耗巨大,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台达节能方案的及时推出,为降低能耗开了一个好头。

2013年的某一天,苏州吴江区政府工作组匆匆来到台达集团苏州工厂,他们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来看一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纳税大户用电量急剧下降,难道经济不景气企业业绩下滑开始减产了?但实际情况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产值每年都在增加的台达工厂耗电量却是按10%逐年递减,以2009年做基准,到现在已经缩减了39.4%。

台达:让建筑更智慧、更节能

  节能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节能环保作为民生关注的重点,成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实事。由于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始终是能耗大户,因而,对于如何降低能耗、提高节能效果的问题,无疑成为上至政府下至企业主未来谋划产业升级的头等大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府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也表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一些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的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台达电子资深副总裁暨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张训海表示:“我国制造业规模非常庞大,人口又非常多,能源使用效率较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建筑物、工厂、交通、民生,每个细分领域都不同,怎么用电更有效率,更符合生产实际,如何在每一个环节上降低能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在国内拥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使用效率问题在这一领域将是非常好的议题,也同样具有无限的商机。”

“台达方案”的推己及人

台达旗下众多工厂改造的过程,恰恰是这家企业为了更好向用户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而进行的一系列试水。这项工厂节能解决方案包含了诸多环节的打造,从空调排风系统、空压系统、注塑机、照明系统崩应(burn-in)能源回收、制程改善等七大节能重点为方向,而在随着技术的发展逐年进行投入改造,实践证明总体节约的成本远远高于累计投入。

台达位于台湾桃园的研发中心办公楼则代表了环保节能的一系列试水,以智慧绿建筑的概念,整合台达节能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HVAC智能空调系统、电梯节能解决方案、LED照明解决方案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结合“绿建筑”、“楼宇节能自动化”与“工厂管理可视化”,与相同气候条件、相同规模的办公大楼相比可以节能52%,节水75%,获得LEED黄金级认证。而台达上海研发中心同样获得LEED黄金级认证,节能35%,节水46%。

张训海告诉记者:“台达工厂改造和桃园研发中心的建设代表了最典型的两种商业机会,一是旧的厂房设备的改造;二是新厂房设备的投入,就是在设计阶段和购买期阶段把各种环保技能措施规划进去。面对这两种机遇,我们要将技术和商业模式一起准备好,不能抛开二者的任何一个单独来谈,用技术当支持,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回收成本,这样的商业模式才会存活下去,也有机会得到国家财政补贴。”

用技术支持商业模式

据了解,在环保节能领域最典型的商业模式有三种:

(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公司具有自己的节能专家团队,到能耗大的企业去做诊断,对企业能耗进行评估,给予企业相应的改造方案并计算出项目所需金额,如改造多少设备,能节省多少电费等。该过程中所有的设备都由节能公司投资,而节能公司赚取的利润则来自合同期内所省下的能耗成本。

(2)单纯的出卖解决方案。节能公司通过做评估、制定改造方案、项目实施获得利润,并不涉及企业后续节约成本的分成,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企业买单。

(3)某一环节的节能改造。在企业付费的情况下帮助企业进行某一环节的节能改造,如空调节能、电梯节能等,改造过程虽然零碎,但潜在客户比较多。

“商业模式创新比较难,所以,我们会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的完整度上,服务比较多的客户,把规模做大,未来要发展的就是管理系统的升级。企业不升级就要被淘汰,所以未来台达在这个领域还是会在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上做较多投入。”张训海介绍?“国内某A股上市纺纱公司投建了一家10万锭纺纱厂,并提出了智能化的生产管理需求,具体要求是:采用工厂智能监控系统和组建生产管理网络系统,以便实现全场生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高速网络和单机可靠的智能控制。台达结合客户需求,并与某高校合作,采用优势产品和全套网络方案打造MES系统,成功将300台设备联网,不仅满足了实时监控的要求,还降低了配线成本,帮助该企业实现透明化、智能化的工厂管理。有效避免了企业单个车间沦为‘信息孤岛’。”

随着2013年环保节能企业在二级市场呈现的火爆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必然随着政策的倾斜逐渐加入到这个领域。“与光伏不同,光伏当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由于当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条件限制,发电成本很高,技术能力没有达到商业化的门槛,企业一旦失去政府补贴很快就濒临死亡。而工业节能能够依靠现有技术条件实现,且是国家和企业都需要的,它是可以自己生存的,只要用政策带好头,当市场形成气候,就自然而然的转归市场法则了。”张训海认为,“短时间内这片投资蓝海足够容纳众多企业的进入,这对于客户分散度蛮大的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越早做成本越低,越晚做成本越高,但这个议题是长期过程,也可以看到,必然会有人被淘汰,但这个投资方向是对的,即使被做烂了也没关系,肯定会有强者留下来一统行业江湖。”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