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1个高温天多用6万度电,宁波水表IPO财务真实性存疑

时间:2018-08-22 18:49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20,667 次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水表)是一家以机械水表和智能水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拟上市公司。公司拟发行不超过3,909万股股份,募集资金6.64亿元,主要投向“年产405万台智能水表扩产项目”。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在宁波水表靓丽的经营业绩背后,其财务的真实性存在疑点,最为明显的就是用电量这个关键的指标出现异常,2016年和2017年的用电量都是异常上涨,与产品的产量严重不匹配,其次是库存与发出商品数据也与产销率打架。

用电量与产量严重不匹配,或存财务造假之嫌

    从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三年一期报告期内,宁波水表的用电量分别为243.42万千瓦时、263.82万千瓦时、355.91万千瓦时和180.77万千瓦时,可比前三年内用电量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0.92%,持续显著增长。相同时期内,公司的产品产量分别为844.15万只、879.74万只、967.65万只和403.33万只,虽然可比前三年内也是持续增长,但是年化复合增长率仅为7.07%,产量的增幅显著不及用电量的增幅。由上述两组数据简单计算可得,报告期内公司单位产品耗电量分别为0.29千瓦时/只、0.30千瓦时/只、0.37千瓦时/只和0.45千瓦时/只,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单位产品的耗电量明显上升。根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的用电量显著上涨“主要系2016年高温天气持续较长,空调用电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所致”。

可是,根据气象台提供的宁波当地天气历史数据,在报告期三年一期内,宁波当地日最高气温达到并超过35℃的高温天数分别为14天、15天、27天和0天,2016年高温天数同比增加了12天。由于在报告期内,宁波水表的产品生产工艺没有披露有改变,因此不妨以2014年的单位产量耗电0.29千瓦时/只作为产品生产用电效率的基准值,再结合2015年和2016年的产品生产量数据,经过简单计算可知,在报告期可比前三年内,包含了生产用电和14个高温日空调用电的生产用电量分别为243.42万千瓦时、255.12万千瓦时和280.62万千瓦时,那么2016年由于新增12个高温日带来的空调用电增量高达75.29万千瓦时,占当期宁波水表用电量的21.15%,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高温日差不多新增用电6万度,这个数据就比较吓人了。

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若以每台空调每小时耗电1.5千瓦时计算,即使1,000台空调24小时连续运行12天,累计耗电也只有43.20万千瓦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空调都24小时运行,每台空调的电功率也都并非高达1.5千瓦时/小时,而且据宁波水表招股书披露,公司总计5.55万平米的自有建筑中,多数面积为仓储用房,其生产水表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库存商品对温度敏感性应该不高,因此1,000台空调的估计也属偏高。如果将空调制冷需求开启的日最高温度进一步降低到30℃,那么报告期内宁波当地存在制冷需求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天数分别为63天、67天、85天和8天。2016年30℃及以上的天数同比增加了18天,占当期30℃及以上总天数的21.18%,按上述最高能耗条件估算,1,000台空调持续24小时制冷,连续工作18天的能耗约为64.80万千瓦时,依然远没有达到上述75.29万千瓦时的用电增量。当然,我们的简单比方也是考虑到了比较极端的情况,首先宁波水表是否需要1000台空调制冷,再者所有空调是否需要24小时工作?所以,大概率来说,宁波水表2016年的用电量数据应该是值得怀疑的。

另外,2017年上半年没有日最高气温达到并超过35℃的高温日,30℃及以上的天数也仅有8天,但是宁波水表的用电量继续上升,并导致单位产品能耗又上升了0.08千瓦/只,这又该作何解释了?

那么,是否有其它因素导致该公司的用电量异常呢?经过排查,基本也是没有。首先,宁波水表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厂址搬迁发生在2006年,与报告期的时间间隔非常久远,对报告期内的用电量异动没办法影响;其次,宁波水表报告期内没有重大在建工程事项,仅2014年一期内,有金额为2.74万元的在建工程,用电量的影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用电量数据怎么看都怎么觉得有点荒唐。

库存与发出商品数据与产销率也现冲突

    除了宁波水表各期用电量与产品产量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之外,公司存货中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各期余额变动也不太合理,或同样存在财务造假之嫌。

根据招股书披露,宁波水表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根据公司主营业务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水表和智能水表两大类。其中,报告期内,智能水表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账面余额合计分别为978.08万元、1,084.59万元、1,534.47万元和1,868.13万元,占两大类产品的库存商品与发出商品总额之比分别为22.05%、25.12%、26.72%和28.79%,合计金额及占比持续显著上涨。

其中,2015年度,智能水表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余额同比上涨9.83%;而智能水表的平均单位成本从上一期的95.94元/只,上涨到当期的96.58元/只,同比涨幅仅为0.67%,这就说明2015年度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数量相对2014年度肯定是出现了同比增长。但是据招股书披露,宁波水表当期的智能水表产销率达到101.74%,在公司并未通过外协加工或采购成品补充库存的情况下,该公司的智能水表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数量理应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当期公司的产销率数据与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数量变动数据之间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比较奇怪。

智能水表或现滞销,募投却准备新增405万台产能

    据招股书披露,宁波水表报告期内智能水表的产销率分别为90.05%、101.74%、94.49%和91.34%,自2015年见顶之后持续下滑。与同期机械水表96.29%、98.29%、99.39%和98.61%的产销率相比,显得不太好看。而宁波水表在报告期内智能水表的库存商品金额分别为659.12万元、962.83万元、947.41万元和1,561.20万元,显著上涨;占各期库存商品总金额之比分别为15.54%、21.68%、24.33%和29.24%,持续显著上涨,公司的智能水表业务或有滞销苗头。

在智能水表产销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宁波水表的募投项目“年产405万台智能水表扩产项目”或将原本已经供大于求的智能水表产量进一步提高近4倍,这是否有点不合时宜?

公司表示:“智能水表是水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智能水表产能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因此,公司亟待扩大智能水表产能。”但真实的智能水表产能的利用率怎么样了?我们来看看。

2016年,宁波水表的水表产能为年产917.00万只,产量为967.65万只,产能利用率为105.52%。其中机械水表的产量为862.87万只、智能水表的产量为104.78万只。由于该公司没有再细致披露机械水表和智能水表两个产品各自的产能数据和产能利用率,所以,我们就大致将两个产品的产能利用率都统一为产能利用率105.52%,那么反推出2016年智能水表的产能应该是大约100万只。

而在募投项目规划的年产405万台智能水表的产能完成建设达产之后,智能水表的理论产能将至少达到2016年智能水表产量的近5倍,请问宁波水表应该如何消化这个庞大的产能?

2016年度,宁波水表的智能水表销量为99.01万只,占当期国内市场智能水表需求量的4.92%。而“年产405万台智能水表扩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4个月(即两年),随着两年后项目竣工验收,405.00万只智能水表产能达产,届时公司可预期的最高产量将达到500万只以上。按照保守的90%的产销率计算,公司在募投达成后的智能水表要实现450万只的销售才行,这个数据可能要占据当时国内智能水表市场高达15%左右的市场份额。在“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是一个充分竞争行业”的水表生产行业中,仅仅是“国内主要水表生产商”的宁波水表,想要在两年时间内将国内市场份额累计提升近10个百分点,恐怕有点困难吧?

当然,宁波水表还有一部分的出口市场,但是出口需求量和增长率都比较小,并且报告期可比前三年内,公司的外销收入及其占比还都出现了明显的缩水,因此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该公司的主要市场。更何况,该公司现在的智能水表的产销率还是节节下滑,库存持续上升,已经出现滞销的迹象,智能水表募投项目的设计产能如此“大干快上”,真是有点“放卫星”的感觉。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