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大扩容,“炒新”当谨慎

时间:2015-04-10 15:16 栏目: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977 次

新品上市将成常态,不妨大胆想象,取消行政审批后新品种推出时间将大为缩短,运行提速。

期市大扩容,“炒新”当谨慎

对国内期市而言,2015年的第一场喜雨,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3月20日,十年期国债期货正式挂牌,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3月27日,镍、锡两个品种正式挂牌,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期市累计有49个品种挂牌交易。

统计显示,2011-2014最近四年来国内期市累计新上市21个品种,年均5个,其中最少的年份为2011年,有3个品种上市,最多的为2013年,有9个品种上市,但也基本上是在下半年挂牌的。

十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延长了国债期货产品链,将更长期限的现券品种覆盖在内,对长端利率更有参考意义,对现券市场活跃度的提高具有增补作用。而镍、锡两个品种的上市,使得六大基本金属齐聚上期所,所覆盖的基本金属标的与伦敦金属交易所完全一致,完善了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品种体系,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而可以预见的是,另一重量级品种原油年内登陆上期所也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两会期间,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表示,上期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在紧张地进行交易规则、技术、合约设计等准备工作,相信原油期货今年年内可以上市交易。此番表态意味着,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将在原油价格话语权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他三家期货交易所推新力度同样不弱。3月16日,中金所发布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及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郑商所则在积极研究准备棉纱,牛肉、尿素、短纤乙二醇、水泥等新品种的上市,大商所也透露,未来将积极研发农业、能源、化工等领域的新品种,完善品种结构,拓展新领域和完善产业链系列。

借得春风好行雨,期货界距多只重量级新品种上市的距离如此之近,得益于改革和创新的春风。3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和下放90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有17项金融类项目,原属于证监会审批的“期货交易场所上市、修改或者终止合约审批”,属于被取消的项目之列。而此次的90项不过是近两年来该举措的延续。统计显示,截至去年8月份,本届政府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活力的决心充分显现。

新品上市将成常态,不妨大胆想象,取消行政审批后新品种推出时间将大为缩短,运行提速。

提速莫忘安全。取消行政审批后,交易所权限大大提高,也将成为新品种稳妥起步,安全运作的第一道防线。“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优良传统仍需严格执行,投资者利益的保障还是要置于首位,风险教育需常抓不懈。

对投资者而言,风险意识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于心。和新股的发行上市不同,作为稀缺资源,股票一上市往往会受到追捧。本次IPO再次重启后,秒停成为常态,连续十个八个涨停也不稀奇。但影响期货品种涨跌的根本因素还是基本面,供求关系影响下,期市新品种上市后并非就是价格上涨,股市“炒新”的操作手法在期市上并不完全适用。以2014年新上市的5个期市品种为例,有4个品种上市之后价格都是下跌的,这也正是双向交易的魅力所在。

了解新品种背后的基本面,提前做好功课,是做好交易的根本。作为个人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新品种特性、行业政策和现货市场运行特点,理解新品种期货合约规则,提高风险意识,做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作为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应坚持期货交易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则,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工具,为企业控制原料成本、确保产品利润、合理配置资源等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莫把套保做成了投机。

李刚

李刚 国泰君安期货金融理财部总监。近20年投资行业从业经验,先后在银行、期货等行业任职,对投资市场运行规律有深刻了解。

文 / 李刚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