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智驾竞逐中,比亚迪和长安汽车已率先出招,点燃了“智驾平权”之火。传统车企之外,以小鹏、理想、小米、蔚来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加紧探索步伐。 小鹏汽车年底推出L3级别自驾软件,目标成为A...
随着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引入7万元级车型,“智驾平权”成为2025年汽车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全民智驾成为可能。 全民智驾成为可能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002594.SZ)举办 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集团董...
在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自2022年就已经开始被市场青睐。从202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波专属于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行情。 2022年行情:概念萌芽 据民生证券研报,2022年4月29日至8月18日,是人形机器...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风起云涌,各地积极创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不少省市已初现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层出 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居高不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加快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探路人形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了融资爆发期,众多初创企业获得资本青睐。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最初集中在机器人产业链,但随着概念的持续火热,出现了许多跨界参与人形机器人的案例,不仅仅是科技大厂,还有各类制造业龙头。 汇川技术: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 汇川技术(300124.SZ...
尽管何小鹏认为“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但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众多汽车大厂已驶入这一赛道,开启新一轮竞速赛。 广汽集团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量产 2024年12月26日,广汽集团(60123...
国内科技巨头中,华为、小米、字节、科大讯飞、美团、蚂蚁、百度等公司积极融入人形机器人生态,有的直接从事机器人的研发,有的参与推动具身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华为人形机器人“朋友圈”加速扩容,小米战略重心转向工业应用 ...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有望带动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发展。A股市场上,多家上市公司已围绕机器人躯干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展开业务布局。 人形机器人“身体”涉及多种零部件 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未来产业,结合了机械设计、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