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绩优摘牌公司何处去,申请IPO和并购依然是主流

时间:2018-03-09 10:18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303 次

2017年,新三板市场陷入了低迷,除了降低拟挂牌公司到股转系统挂牌的积极性之外,也不乏挂牌公司申请摘牌,另谋高就。部分业绩优良的挂牌公司,以在A股上市为目标,通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IPO)直接上市和由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间接上市,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还有不少公司摘牌之后,通过其他并购渠道实现了进一步发展的初衷。

2017年,新三板陷入低迷之年,也是催生改革政策的倒逼之年。无论是业绩优良的企业,还是经营不善的挂牌公司,或多或少都有离开新三板的冲动,全年共有709家挂牌公司公告摘牌。相对而言,业绩优良的挂牌公司因其本身质地上佳,往往胸怀上市的“远大目标”。既然新三板市场的境况不佳,何不趁此机会再向上迈一步,从非上市的公众公司,转而成为上市公司,或者退而求其次——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亦或通过其他渠道的并购改善企业自身的发展。由此在2017年,新三板挂牌公司申请IPO和积极参与并购的大幕就此拉开。

申请IPO,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三板市场,一方面为业绩优良的非上市的挂牌公司提供了融资的便利,另一方面又通过股转系统的监管,对规范企业内部治理提出了合规性的要求,使得非上市的挂牌公司与上市企业之间的差距相对收窄,因此新三板又被业内称为(A股上市的)“预备板”。

2017年,共有478家拟上市公司申请IPO,其中有41家是或曾经是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在该年度的拟上市公司中,通过的有380家,未通过的有86家,有7家被取消审核,还有5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79.50%。在拟上市挂牌公司中,通过的有26家,未通过的有12家,有2家取消审核,还有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63.41%,表现甚至不及非挂牌公司。以2017年10月17日新发审委履新为界,之前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的有17家,上会的挂牌公司有23家,通过率为73.91%;之后通过的有9家,上会的则有18家,通过率为50%,加强发审监管政策的效果,展现无遗。

的新三板企业共有150家。其中已经更新预披露的有41家,首次提交申请IPO资料的有109家。但是在加强发审监管的强大压力下,2017年共有24家已经更新预披露的挂牌公司选择终止审核。

2017年成功过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一览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

达不到IPO标准?还有各种投资方来并购

在新三板市场,除了少量业绩达到IPO申请标准的“高大上”挂牌公司之外,还有不少业绩踩不上3000万净利润关口,更不可能达到5000万净利润红线,但是成长性却出众的“小而美”的挂牌公司。这些公司又构成了上市公司并购标的的圈子,业内称之为“并购池”。2017年,市场上共发生了173起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从发起并购方的上市公司来看:这173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属性分别为,5家中央国有企业,17家地方国有企业,5家中外合资企业,而主力是146家民营企业。这173家并购发起单位所属市场分别为,35家在上交所主板,13家在深交所主板,56家在深交所中小板,而最多的有69家在深交所的创业板。此外,从并购发起方的行业属性来看,有10家及10家以上上市公司的行业如下:最多的是工业机械行业有20家,电器部件设备行业位列第二有13家,特种化学制品排行第三有12家,最后是应用软件行业有10家。此外,还有电子设备和仪器、通信设备和制药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发起并购也比较积极。

从作为并购标的的挂牌公司角度来看:这173家挂牌公司的企业属性分别为,地方国有企业5家,民营企业154家,有二重5(证券代码:400062.OC)这样的中央国有企业,也有达诺尔(证券代码:833189.OC)这样的中外合资企业,另外,还有12家挂牌公司的企业属性不详。从挂牌公司分层的角度来分析,被并购的挂牌公司中,有138家属于基础层,有35家属于创新层。从进行并购的目的来看,在已经披露并购目的的46起并购案中,跨行业的并购相对比较少——多元化战略有7家,通过并购进行业务转型的有2家,通过并购借壳上市的有1家;同行业的并购占据大多数——行业整合的有15家,横向整合的高达21家。

2017年,除了申请IPO的41家挂牌公司和被上市公司并购的173家新三板企业之外,还有不少挂牌企业申请从股转系统摘牌,主要理由是公司发展战略调整,或者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其中不乏有被非上市的实力企业,或者其他有充裕资金的投资方并购的影子。

在新三板大浪淘沙的2017年,无论是业绩优良,还是经营困难的挂牌公司,都将顺应市场,找到自己合理的归宿。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