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斌: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时间:2014-04-15 11:18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793 次

作者:鲁刚 2010-11-30 17:39 来源:投资有道

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这样的——从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中国人审美意境的题材,然后用现代的手法予以表现。

最近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原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沈其斌有点儿忙。9月、10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旺季,艺博会、上海当代、双年展都在近期举办,同时,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维创意园区的证大当代艺术陈列馆也在9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旧雨新知齐聚上海,本来就很忙碌的沈其斌就更是分身乏术了。

  不过这也是当代艺术市场日益兴旺的一个证明,正如本届艺博会的口号是“让收藏成为风尚”一样,当代艺术的策展人们不满足于让当代艺术停留在给人造成的天价拍卖的印象里,对于推动当代艺术进入大众市场,他们同样显得很有信心。

作为国内重要的美术馆馆长和知名策展人,沈其斌对当代艺术的未来市场前景同样很乐观。在他看来,过去十年的当代艺术神话是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走势相匹配的,不过这“才是万里长征刚开始”。

《投资有道》: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非常多元化,样式繁复,新观念、新材料层出不穷。你觉得未来哪些作品更有市场前途?

沈其斌:现在国内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确实数量众多,但要说市场前途,我觉得可能会经历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过去十年以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曾梵志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创造了财富的神话,但他们的创作题材和风格是与以西方收藏家为代表的西方理念相适应的产物。无论从审美上,还是价值观上都与中国主流资本的价值观有一定距离,因此可以说是虚拟的神话奇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流资本并未参与其中,而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本土的资本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地渗入当代艺术这个领域,因此也必然要求出现符合他们需求的风格和作品。

具体地说,我觉得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这样的——从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中国人审美意境的题材,然后用现代的手法予以表现。比如吴高钟的石头山水系列,管策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元素,然后用超越传统审美和思维的手法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艺术品种来说,我觉得绘画和雕塑作品因为历史悠久,接受度高,可能还是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多媒体、影像艺术这些品种因为体量小,做的人多,收藏的人少,未来也可能拥有比较大的市场,但是和传统绘画和雕塑比起来,还是会有一个时间差,大众普及的时机还没到。西方从二战到现在,绘画雕塑还是主流,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

《投资有道》:你怎么判断年轻艺术家的潜质和前途?有过拍卖和画廊代理经历,是否是一个重要指标?

沈其斌:在中国现今语境下,拍卖更多是一种炒作,当然炒作是商业运作的一种惯常手段,问题在于市场认可不认可,以及价格和价值是否背离。有时候价格和价值的联系是反向的,这就会产生误导。有些艺术家进入市场时间早,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市场的运作。有的艺术家进入市场时间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质量就不高。

《投资有道》:作为策展人,你们策划展览是按照什么标准挑选艺术家的?具有多大的批判性是你们判断作品价值的一个方面吗?

沈其斌:每个画廊或者美术馆都有自身的艺术取向,没有绝对的标准,当代艺术本身也是一个圈子运动。至于说到批判性,任何时代的任何艺术都需要批判性,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具体手法上可以推敲。

《投资有道》:去年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创办了艺术超超市,致力于扶植年轻艺术家,你对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有些什么建议?

沈其斌: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年轻人不要太急功近利,心态要放平。要努力让自己在学术上有所积累和建树,如果学术地位确立了,市场价格上的反映是迟早的事情。第二,要重新梳理中国自身的优秀文化,从中挖掘优秀的人文精神,重新进行阐释,让自己的创作扎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才会获得更深厚的背景和积淀。

当代艺术的市场总成交额相对于古典艺术还是非常小的,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因此作为年轻艺术家要沉得住气,只要自身提高了,就不愁未来的市场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