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潮

时间:2014-04-25 16:17 栏目:商业观察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9,150 次

作者:江寅    来源:投资有道12年1月刊

有分析师预测,2012年,产能在100兆瓦以下、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光伏企业将没有机会登上重生希望的“诺亚方舟”。

深冬,如同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一样,中国的光伏企业也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凛凛寒意,即便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照射在他们所生产的组件上。

光伏寒潮

而就在大约一年前,光伏行业还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不论资金规模,不论出身背景,投资人们“拎着钱袋”冲入这个“潜力无限、前景光明”的行业,梦想着日进斗金。分析师们称,2010年对全球光伏制造商而言都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景气年份,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美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基地出现一波创业高潮,专业与不专业的商人们纷纷创办各种太阳能制造企业。2010年10月,以织袜起家的浪莎集团筹资10亿现金成立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2月,羽绒服生产商波司登控股集团与江苏康博科技公司宣布共同投资60亿元打造高纯硅项目,号称年产6000吨,产值可达100亿元。三星、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亚洲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也纷纷在该领域投以重注。拿浙江一省来说,2007年之前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7倍,达到200多家。

  中小光伏企业将出局

这一切就在一年之间彻底反转。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的迹象已显而易见。

2011年第四季度,156mm的多晶硅片价格从最高时的4美元/片持续下跌至1.5美元/片。而硅棒价格在11个月内“800元/公斤下跌近400元/公斤”。包括多晶硅片在内的光伏产品价格呈现出一路向下的下滑曲线,且毫无复苏迹象。

2011年11月下旬,中国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三季报,数字一片惨淡。在美国上市的8家中国光伏企业中,仅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保持赢利,其余6家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光能、赛维LDK四家企业共亏损2.9亿美元。

屋漏偏逢夜雨,关于尚德和赛维LDK即将破产的传言甚嚣尘上。有知情者指出,传闻即便不实,也并非空穴来风,资金链绷紧已是实情。本年度中期财报显示,赛维LDK和尚德的短期债务分别高达22.14亿美元和16.69亿美元,速动比率悬于1.0之下,短期偿债能力值得怀疑。有消息称,尚德电力已准备了1000万美元的人员遣散费用,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裁员。

在2007年的鼎盛时期,赛维LDK和尚德,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然而随着对于前景的悲观情绪在资本市场四处蔓延,如今,这两家中国光伏行业最著名领跑者的市值只剩下约三四亿美元。

“但是像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这样的龙头企业,还是应该信任其可持续运营的能力。起码地方政府也不会坐视这类标志性企业倒闭。”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相比之下,中小型企业更难以扭转出局的命运。“光伏业将会以市场为主导,进行重组升级,淘汰产能落后的小型企业。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弘亚世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对本刊说。

有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光伏产业有500多家企业,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都在20%~30%之间,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据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中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即便是勉强维持生产的企业,也并非是真有订单,而是用增加库存博生存机会的做法,想留住一部分骨干,防止更多员工流失,所以才没有全部停产。

有分析师预测,2012年,产能在100兆瓦以下、“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光伏企业将没有机会登上重生希望的“诺亚方舟”。

光伏寒潮

  扩产潮带来产能过剩

“行业爆发性的增长,带来的后果就是爆发性的危机。2010年各个光伏厂商都开足了马力生产,但2011年德国、意大利降低了对光伏的政策支持力度,于是恐慌就出现了。这是企业错估形势导致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他认为光伏市场没有问题,还是继续增长的。

事实上,李只说对了一半,正是德国、意大利等国市场萎靡,让经历近十年爆发式增长的中国光伏产业发现,至今它们依然无法摆脱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而这个产业固有的顽疾也在这一波低潮中显露无疑。

一直以来,全球的光伏市场主要在欧洲。2010年欧洲市场占全球80%以上的光伏需求,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占全球装机量就高达70%。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95%都被出口到这些欧洲国家。以德国为例,2009年其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8GW,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从中国进口。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及随之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欧洲市场变化显著。整个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为此,各国政府有意识减少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以降低财政开支。2010年初,德国下调了10%的光伏补助费率,第三季度下调13%,第四季度在之前基础上再次下调3%。

2011年2月,德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在此政策调整下,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月的增幅分别为18%、-38%、-55%、-55%、-38%。

光伏产品价格走势

2011年5月,意大利政府将原有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了4%~11%,从6月开始,上网电价以月为单位进行调整。预计到2011年底,意大利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在目前的基础上下降26%~42%,而至2012年底,还将再下降20%左右。

持同样基调的,还有西班牙。其国家能源委员会宣布,2011年9月之后安装的、超过年度分配安装量的,将得不到政府补贴。这意味着,2011年,西班牙近三分之一的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不在补贴之列。

随着欧洲对光伏市场扶持力度大幅下调,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巨大冲击。2011年8月,中国光伏产品对德国的出口量为304MW,对意大利的出口量为95MW,分别环比下降了34%和62.6%。

晶澳太阳能CEO方朋对局势似乎依然保持乐观。他表示,即便欧洲不再增长,全球还有不少成长性市场,比如美国。不过,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美国市场存在太多其他因素。”方坦言。这些因素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2011年11月8日,以SolarWorld为代表的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申请,首次听证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截止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做出损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对美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结果并不美妙。

“在市场调整的情况下,光伏产业本身还有一个问题,国内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是由于产业内无序发展过渡扩产造成的。”方朋对本刊记者说。

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半道出家。在多晶硅料处于400美元/公斤的暴利时代,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外贸、化工、食品、农业公司,都在砸巨资抢滩光伏产业链。地方政府的推动对此也“功不可没”。以皮革闻名的浙江海宁从2007年开始把光伏产业作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2009年,海宁市政府对光伏企业在税收、技改、人才引进、认证和展会五项上均设有补助。在此推动下,海宁光伏企业从14家增长到40家以上,而按照海宁市政府规划,到2012年将把光伏打造成为产值达3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

但到2010年,中国的光伏总产能已高达27GW,而全球当年的新增总装机容量却只有17GW左右。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大量国内的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光伏制造业‘扩产潮’带来巨大产能过剩显现无疑。”刘文平说。

  升级创新“窝冬”

EnergyTrend的报告称,多数大型厂商为拓展出海口,除了延长付款期限外,目前也以资金支持的方式来协助下游开发,进而提升出货量,因此中小型厂商面临的市场挑战将更趋严峻,除了本身的成本压力,在下游的买方市场中,也无法与拥有较多资金的大型厂商竞争,因此,短期营运上多以保有现金在手为主,以降低存货量来度过这波景气寒冬。

“在低潮的时候,正是一些有远见的公司或者领头的公司加强做好技术,做好质量,做好产品准备的时期。”方朋认为,对于大型光伏企业来说,最好的过冬方式是,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为未来的产业调整作准备。他表示,晶澳太阳能从2010年开始谋求转型为全球主要的组件供应商。

他透露,晶澳太阳能已经和欧洲第三方认证机构南德意志集团合作,提升自身实验室的产品检测质量,加速晶澳组件产品进入市场。

“南德集团给我们认证以后,我们可以把很多业界领先的组件产品,在保证质量,保证时间的情况下,尽快推动到终端市场,这对我们的转型来说,具有相当意义。”

晶澳的战略或许是行业缩影。刘文平认为,由于内地光伏生产商在多晶硅基础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目前该产业已走在世界前列。多晶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不断升级创新,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整体行业效益。

当然,更令人期待的是中国市场的启动。一个令人欣慰的好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已经宣布,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7月1日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年底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外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这预示着光伏行业期盼多年的1元上网电价时代正式启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将是中国光伏企业挺过寒潮的最大稻草。

“我对太阳能市场的中长期还是比较乐观的。有数字说,2050年太阳能要替代60%的能源,所以趋势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处在大潮中。”方朋说。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