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C增持和铂医药,外资“扫货”这些创新药企

时间:2025-10-13 14:42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08 次

9月初,GIC增持和铂医药4022.2万股普通股股份,价值约5.11亿港元。外资巨头正在“扫货”多家国内创新药企。

GIC增持和铂医药,阿斯利康提前布局

9月2日,香港联交所披露,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以下简称:GIC)于8月29日斥资约5.11亿港元增持和铂医药(02142.HK)4022.2万股股份,均价为12.71港元/股。本次增持后,GIC对和铂医药的持股比例从1.62%提升至6.37%。

公开资料显示,GIC是新加坡大型国际投资机构之一,管理新加坡政府的大部分金融资产并进行长期投资,以保持和提高资金的国际购买力。

除GIC外,和铂医药受到多家外资投资巨头青睐。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外资投资巨头摩根大通、贝莱德分别位列和铂医药第四大、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033%和0.981%。

和铂医药官网信息显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和铂医药总收入约7.25亿元(约合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7%;盈利约5.23亿元(约合7300万美元),同比增长51倍;期末现金储备约22.91亿元(约合3.2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92%。

和铂医药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及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拓展创新药研发管线。

2025 年3月,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研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和铂医药还将在北京与阿斯利康共建创新中心。

3月21日晚间,和铂医药宣布阿斯利康以1.05亿美元认购公司9.15%新发行股份,认购价格为每股1.38美元(相当于每股约10.74港元)。3月21日和铂医药港股收盘价为每股7.83港元,这次的认购价约溢价37%。

此外,2月和铂医药宣布与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新型治疗性抗体的研发进程。2024年12月,公司下属技术平台诺纳生物与Kodiak Sciences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治疗眼科疾病的多靶点新型抗体疗法的研发。

外资巨头“扫货”国内创新药企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创新药板块150家A股上市公司中,半数公司流通股中存在外资股东。截至2025年6月末,外资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0%的公司有11家,超过20%的有4家。

根据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多家外资巨头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第二季度,J.P.Morgan Securities PLC、UBSAG新进入哈三联(002900.SZ)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分别持有哈三联143.90万股、123.81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0.45%、0.39%。

哈三联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及特色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固体制剂等多种剂型,形成了以神经系统类、心血管类、肌肉—骨骼类、抗感染类等为主导的产品系列。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多年保持在8%以上,建立了多层次科研体系,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共促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

第二季度,BARCLAYS BANK PLC、J.P.Morgan Securities PLC、UBS AG新进入维康药业(300878.SZ)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分别持有维康药业66.23万股、64.22万股、43.5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0.46%、0.44%、0.30%。

维康药业主营业务为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等。公司表示,将继续大力推进公司在研产品1.1类中药创新药参丹通脑滴丸、黄甲软肝颗粒的研发。

第二季度,BARCLAYS BANK PLC新进入金城医药(300233.SZ)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有金城医药195.4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0.51%。

金城医药主要布局医药化工、合成生物学、女性健康科技及高端抗感染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有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生物制药及特色原料药系列产品、制剂产品以及其他医药化工产品。

在肿瘤等重症领域,公司通过投资创新药企业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间接参与了创新药研发。

第二季度,BARCLAYS BANK PLC新进入南新制药(688189.SH)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有南新制药231.3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0.84%。

南新制药主要从事流行性感冒等抗病毒、传染病防治药品,以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重大疾病治疗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表示,已逐渐建立起创新药和仿制药结合的研发体系,拥有39个化学药品种的60个制剂生产批件和7个原料药生产批件。

另外,第二季度,BARCLAYS BANK PLC等外资投资机构还新进入ST葫芦娃(605199.SH)、莱美药业(300006.SZ)、博济医药(300404.SZ)等多家A股上市药企前十大股东名单。

除了A股市场外,6月以来,资金也在持续流入港股创新药板块。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选取样本为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港股通上市公司,汇集港股创新药领军企业,跟踪该指数的恒生创新药ETF的流通规模快速上涨,从6月初约2亿元上涨至9月中旬约27亿元。

外资持续加码国内创新药企,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创新药企研发能力与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可。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GIC增持和铂医药,外资“扫货”这些创新药企: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