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板长期支持科技发展 研发费用成倍增长

时间:2022-07-14 08:43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138 次

作为A股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主板,多年来一直长期支持科技发展,尤其是央企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名列前茅,占据了明显优势。

研发费用显著增长

从会计数据看,A股主板公司的研发费用增长显著。由于会计准则变更、每年上市公司数量不同(大量公司上市时间不到10年)等原因,数据略有偏差,但整体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Choice金融终端,2011年,主板中主要是中兴通讯(000063.SZ)等公司在年报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当年中兴通讯研发费用为849262.3万元,而到了2021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增长至1880401.2万元,十年增长121.42%。

根据数据统计,到了2015年,已经有大量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当期年报数据显示,A股公司研发费用总数合计达到1496396.8万元,平均值为19184.6万元。此后,2018年,在年报中披露研发费用的公司数量剧增,不为零的公司超过2500家,合计研发费用53818552.6万元,平均值为21458.8万元。

最新的2021年年报中,研发费用不为零的公司超过2600家,合计研发费用达到98470439.2万元,平均值为37384.4万元。

研发费用总数方面,2021年的总数较2015年呈现数十倍增长,较2018年增长83%,研发费用总数的绝对值增长非常可观。不过,研发费用总数在统计方面,公司数量偏差较大,一方面是每年上市公司数量不同,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公司重组转型后,导致了样本不同,因此在对比过程中会有一些偏差。

相较于总数对比,平均值的对比更客观。根据上述数据,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平均值相较于2015年,增长94.9%;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74.2%。同样增长喜人。

央企公司研发费用最高

仅看2021年财报数据,研发费用前三的公司为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交建(601800.SH),研发费用分别为3992738.4万元、2475605.4万元、2258700.4万元。

此外,中国铁建(601186. SH)、中国石油(601857. SH)、中国电建(601669. SH)、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中车(601766.SH)、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能建(601868.SH)等央企名列前20位。

其中,中国建筑积极引领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变革,全年投入科研经费399亿元,同比增长56.4%。2021年,公司实现碳纤维千吨级索锚体系世界首次大型工程应用,成功研发工程建造软件底层图形平台技术,并发布自有软件品牌。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5G智慧工地推广应用。2021年,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荣获詹天佑奖15项,鲁班奖35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建筑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公司依托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形成了涵盖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引领、专业制造、科技建造、智慧运维的技术体系,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建造技术保持国际领先优势,构建了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承担了4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此外,中国建筑还成立专项研究院,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在苏州市由公司牵头成立中国建筑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引进院士智库、知名高校等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政策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公司未来规划研究,各级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管理制度构建,碳排放监测及计算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依托中建产研院成立“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基于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建筑碳排放信息化核算平台研发》等研究成果,探索搭建施工碳排放数据库和统计监测平台,加强施工过程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碳汇等综合减碳技术的研究应用,为碳减排工作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中国中铁科技实力雄厚,已经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6项;荣获省部级(含国家认可的社会力量设奖)科技进步奖4253项;拥有专利24973项,其中发明专利5157项,海外专利157项;拥有国家级工法166项,省部级工法4609项。公司拥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0个博士后工作站、44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实验室)、19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20个省部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先后组建了20个专业研发中心,并参股建设川藏铁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同时,中国中铁还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TBM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公司先后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硬岩盾构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最大直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TBM,以及全球第一台最大断面矩形盾构机和超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机,并承担了国家第一个盾构“863”计划。

中国交建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于经营实力的提升和引领作用,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进行创新平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确定以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研发中心开展工程化与产业化研发、企业技术中心支持生产经营、野外观测站(基地)获取科学观测数据服务支撑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四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目标,打造以国家级、省部级和集团级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野外观测站(基地)为核心的“三级四类”创新平台体系。公司共拥有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和25个集团级创新平台,形成涵盖创新链各环节,集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集群。公司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系统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国交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0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33项(含金奖40项),詹天佑奖105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9项;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23项、行业标准448项;累计拥有授权专利20566项。

这些公司增长较快

从增长率看,2018年至2021年,研发费用增长前三位分别为江苏索普(600746. SH)、安阳钢铁(600569.SH)和天山股份(000877.SZ)。其中,江苏索普研发费用从2.1万元增长至25633.1万元,增长11983.6倍。安阳钢铁研发费用从250.1万元增长至139064.8万元,增长555倍。天山股份研发费用从552.8万元增长至179329.4万元,增长323.4倍。

江苏索普以技术创新和信息化为抓手,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生态环境红线,同时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与能源综合利用,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江苏索普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及再创新进行工艺技术改进、设备瓶颈改造,充分挖掘现有装置潜力,在产品系列化、节能降耗、提产增效、安全环保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技术优势。

目前江苏索普承担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建有镇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有“JITRI-索普”联合创新中心。截至2021年末共拥有授权专利69件,其中围绕醋酸及其衍生品相关专利45件,ADC发泡剂相关专利16件。其中《一种正负离子型双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2021年,江苏索普获得14个专利授权证书,其中发明专利6个,其中一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行业专利优秀奖。

安阳钢铁坚持科技创新与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2021年,公司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压力容器用钢板》1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钢铁企业低碳清洁评价标准》《钢铁企业铁路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规范》《商用车热轧高强钢加工和配送管理规范》5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2021年公司共申请专利160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授权专利103项,专利及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率保持在100%。

安阳钢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了“战略牵引、校企联合、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目前已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20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和共同研发的机制,以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公司高端产品与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郑煤机等9个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及知名终端用户持续推进强强合作。

天山股份积极推进技术攻关、新成果应用,重视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和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作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公司现有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和2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21年底公司现有发明专利192项,实用新型专利1258项,外观设计9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项,参与57项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编制。

安阳钢铁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120°C油井水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贝利特水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公司获得国家产学研创新奖;2019年公司被工信部评为5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是唯一上榜的水泥企业。公司开发生产特性水泥产品广泛服务于油田、铁路、机场、水利等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兴通讯,其研发费用自2011年就开始计入财报,且持续增长,时间最长。

中兴通讯一直秉承“着眼客户,领先时代”的技术理念,积极把握5G、新基建、数智化转型、东数西算、双碳经济等重大机遇,坚持锚定目标凸显优势,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助力运营商和合作伙伴构筑“连接+算力+能力”的数智底座,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聚焦ICT的确定性领域持续深耕,包括:进一步提升频谱和光谱的效率;加速网络商用性能优化及自主进化;以领域定制(DSA)、封装和架构创新,延续摩尔红利;持续深化芯片、算法和架构的软硬协同优化;等等。另一方面,在产业数字化拓展等不确定性领域,强化研发能力组件化和服务化,围绕场景和关键业务,低成本起步,快速迭代,持续创新。

中兴通讯位列全球专利布局第一阵营,是全球5G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兴通讯拥有约8.4万件全球专利申请、历年全球累计授权专利约4.2万件。根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在2021年11月发布的报告,中兴通讯向ETSI披露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位居全球第四。2021年中兴通讯一项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是通信行业唯一金奖。中兴通讯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已累计获得9项金奖、2项银奖、36项优秀奖,在广东省专利奖评选中累计获得22项奖项。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