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六个认识误区

时间:2014-03-27 16:08 栏目:特别策划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234 次

作者:申毅   来源:投资有道

期指“满月”,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愁容满面,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或盈利,或增收,欢喜者的欢喜自不必多言。但不开心者,绝大部分是因为亏钱。

心态变坏下,进而对股指期货口出怨言,而非从自身找原因。但怨言且慢出,从根本上纠正对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总结经验教训,摸索股指期货最根本之“道”,才有可能慢慢扳回,所谓“从哪儿跌掉从哪儿爬起”。

误区一、股指期货是多空对决的战场

不负责任的大肆渲染和推波助澜下,“股指期货将是你死我活的战场”的观点得以放大,而忽略了股指期货推出的本意。

期货市场的最基本功能,是为参与者提供规避风险的途径,即套期保值功能。通过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在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趋于合理甚至接近于零时,现货上出现的盈亏,可由期货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高明的套保者,统算下来一定是不赔不赚,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割裂来看,紧盯着某个参与者在期货市场上的大赚或大赔,并进而认为股指期货是对决的战场,看法片面。

股指期货的六个认识误区

误区二、投机者搅乱市场

国人向来敏感,一提“投机”二字,脑海中立马闪现坏人形象。殊不知,在期货市场上,正是由于有投机者的存在,套保者的目的才能实现。

期市“套保”功能,提供规避风险途径,但它只是转移了风险,并不能把风险消灭。转移出去的风险需要有相应的承担者,而这个承担者就是投机者。如果一个市场只有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那么,必须在买入套期保值者和卖出套期保值者交易数量完全相等时,交易才能成立。实际上,多头保值者和空头保值者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因此,仅有套保者的市场,套保功能很难实现。

而投机者的参与正好能弥补这种不平衡。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投机者根据自己对价格的判断,不断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期货合约,以期在价格波动中获利 。在这一过程中,投机者承担了套保者转嫁的风险。

此外,投机交易促进市场流动性,保障了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如果只有套期保值者,即使集中了大量的供求信息,也难以找到交易对手,少量的成交就可对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交易不活跃下,形成的价格很可能是扭曲的。投机者的介入,增加了参与交易者的数量,扩大了市场规模和深度。

可见,投机者在期市中的作用非常的大,当你下次对投机者表示鄙视时,不要忘记,英语中,“Speculation”(投机)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预测”,这可是一个中性词。

误区三、只盯着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

A股推出20余年来,终于迎来了“做空”时代,一时间,“做空”两字,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字眼,推出后的连续下跌,亦为渲染者提供论据。

但不要忘记,期货市场可双向交易,在夸大做空机制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还能在期指上做多。

假定基本面突然爆发重大利好,该如何办?买入股指期货可谓是最好的办法,省事省力且省心。买300指数当然比买300只个股来得快,来得省心,可充分避免现货市场来不及建仓的弊端。

误区四、期指引导现货市场下跌

推出一个月,下跌一个月,具备做空机制的股指期货被视为现货市场下跌的“元凶”,但其实期指对货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以目前的市场表现来推算,活跃于期市的存量资金不过几十个亿,此数额,远远小于现货市场上十几万亿的存量资金,只不过是在杠杆效应下,造成成交总额高于现货市场的情况出现,但很难想象,几十个亿资金影响,会大于十几万亿。

股指期货的资金分流作用有被夸大的嫌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成交量、低持仓量的现象表明,参与期指的交易者大多是以“日内短线”为主要参与方式的趋势交易者,分流有限。目前开户者的属性决定,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会出现“成交量居高不下,持仓量却不增加”的“非线性增长”现象。

误区五、股指期货的风险被高估

巴林银行、住友商社、中国航空、深南电,提及期货交易,上述事件往往会第一时间浮现脑海,并被作为期货风险大的有力论据。

的确,杠杆效应下,股指期货的风险大于现货,但风险并非不可控。以上述事例来看,之所以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场外交易在作怪。

实际上,如果是场内交易,其资金和交易动向,都会处于交易所的严密监控之下,套保头寸申请制度,限仓制度、交割月提高保证金比例制度,可有效避免风险的加大。

以中金所的风控制度为例,正常情况下,高达15%甚至18%的保证金比例,足可应付1到2个停板,况且,还会有盘中动态的实时监控。

  误区六、交割日魔咒导致大跌

上轮牛市中,投资者记忆深刻的几次暴跌,如"2·27"、"5·30"和"6·27",在一定程度上,均被视为与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的到期交割有关,“到期日效应”的说法,不时被拿出加以引用,并被视为是5月17日大跌的主因。

无须讳言,交割日对盘面的影响确实存在,理论上,在交割日前做空期指,并以求在市场上获取某种利益,也算行得通。

但这样做,风险极大,且有可能得不偿失。

按照中金所的相关细则规定,交割结算价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如此设计下,操纵几分钟可以做到,操纵2小时则相当难办。

此外,无利不起早,如果非要这么做,目的又何在,难道是为了在现货市场上抄底?

认定存在“到期日效应”,无非是认为套利者的平仓交易、套保者的移仓交易与投机者存在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而观察盘面,在进入最后一个星期后,期现的基差已经合理回归,操纵价格的基础,已不存在。

  申毅

《投资有道》策略顾问。统计物理学博士,历任高盛集团美国ETF自营交易部和量化套利组合的高级主管;创立高盛欧洲ETF部,以股指期货、期权和ETF组合交易全球性权威的身份直接参与欧洲大陆第一家复合ETF基金和英国富士100基金的设计和做市。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