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基金樊勇:人形机器人奇点已至,万亿赛道的投资机会

时间:2025-04-15 16:29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241 次

2022年特斯拉发布Optimus样机,让世界重新认识人形机器人。与此同时,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丝滑灵动的表演让观众印象深刻。回顾2012年特斯拉Model S发布,让世界重新认识了电动车,其于2014年开启量产交付。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第一辆交付到交付量突破千万辆,汽车行业格局重塑。

当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相似的发展起点,无论是技术突破、市场需求,还是政策扶持、资本投入,都非常类似2014年的新能源汽车。万亿市场开启,无论是产业还是资本市场都将有着巨大的机会。

一、产业发展:发展路径相似,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2025年,海外和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的产品陆续落地,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有望突破2万台,后续预计将复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

技术突破

2012年开始,锂电池和电机电控技术研发突破,推动了电动车商业化进程。自2022年以来,依托智驾模型的基础积累,以及AI大模型不断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同时,凭借中国制造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的优势,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突破生产瓶颈,为其实现量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策支持

2015年,中国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明确未来五年的补贴政策和支持方向,开启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之路。如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深圳、上海等地也纷纷出台产业扶持计划,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中国发展路径:依托强大的中国产业链,从追赶者向领跑者逐步切换

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海外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领先国内,依靠中国企业的研发追赶和市场培育,锂电池和材料等率先实现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也走出中国特色之路,纷纷走出国门。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这一能力同样得到了明显体现。从入局时间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几乎跟海外同步,零部件公司则一开始就是供应链的主角,中国企业正从追赶者往领跑者切换。

核心部件制造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等中国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如今,众多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工业自动化公司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在电机、减速机、丝杆、传感器、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制造方面,中国企业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长期的技术积淀、较早的市场布局以及强大的成本降低能力,与海外的特斯拉、Figure AI等公司展开合作,在全球市场开始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未来将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

整机集成

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曾经在市场上一骑绝尘,而如今比亚迪稳居新能源汽车第一的宝座,“蔚小理”等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华为、小米等后进入者后劲十足。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宇树为代表的一批人形机器人企业已制定了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均将突破千台目标;小米、蚂蚁等科技公司也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内厂商与特斯拉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在某些硬件性能上已达到领先水平。2025年,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场景将从汽车工厂的分拣、搬运等工作开始。根据测试数据,其工作效率已达到工人效率的50%,预计后续将快速迭代,未来几年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生态赋能

海外的特斯拉采用垂直一体化模式,为人形机器人应用F SD模型和仿真训练平台;英伟达通过构建包含云端、边缘端和终端的三层计算架构,提供人形机器人开发平台。在国内,众多厂商也纷纷推出大模型,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初创公司也在重点攻克大模型,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三、投资启示:空间更大、发展速度更快、中国企业有独特优势、投资机会更大

从产业类比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是几十万亿的市场,比新能源汽车远期空间更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借助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成本优势,产品成熟的速度和发展速度或将比新能源汽车更快,产品迭代和更新周期也将更快。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发展初期就迎头追上,并引领零部件的降本和效率提升,有望在中国市场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

在投资方向上,一方面,看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最先实现放量,而其放量的基础依赖于中国供应链,因此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相关的企业空间极大;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是软硬件相结合的产物,看好硬件方面价值量高、技术壁垒高的环节,如执行器和灵巧手、传感器、丝杆、减速器等,同时也看好与人形机器人“小脑”相关的运动控制类公司,以及与“大脑”相关的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此外,整机环节,中国未来也有望出现独角兽企业。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具备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公司,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