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深度探索,“DeepSeek与AI投资”机遇

时间:2025-05-14 13:21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89 次

日前,博时基金策划并召开“东升西落·日异月殊——博时基金2025二季度策略会”系列直播,携手多家券商机构共同发声,探讨当下市场,展望未来。同时,博时基金还策划了“科技时代——2025科技投资系列圆桌”线上沙龙,聚焦中国科技突破五大主题——AI硬件、AI软件、智能驾驶、机器人、创新药,分享产业趋势研判与投资逻辑方法。

随着A I助力下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曙光初现,围绕“DeepSeek与AI投资”热门话题,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肖瑞瑾与华泰证券电子与计算机首席分析师谢春生、博时基金首席数字官车宏原、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研究员肖达四位投研专家,通过多方视角碰撞,深入解析DeepSeek带来的AI投资机遇与挑战。

本次圆桌会深入剖析了DeepSeek对AI大模型、AI算力、AI端侧、AI应用四大行业的重要影响。从大模型开源带来的机遇到算力基建的长期投入,从企业级应用的效率提升到端侧AI驱动的消费电子升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AI产业正迎来战略窗口期。

AI大模型:开源浪潮和两大趋势

自DeepSeek推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开源大模型以来,全球AI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圆桌会伊始,主持人肖瑞瑾指出,DeepSeek的快速迭代提振了国内投资者信心。

谢春生表示,在算力资源受限的背景下,中国大模型厂商展现出了超预期的迭代能力,中国大模型厂商的长期竞争力值得期待。以DeepSeek为例,其模型迭代能力已接近国际一线水平,并通过与国产芯片的适配,形成“算力—模型—应用—终端”全链条闭环。他进一步分析,未来全球大模型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

一方面,训练重心从“预训练”转向“后训练”。Open AI等厂商已开始探索后训练优化路径,预训练的Scaling Law(规模定律)面临瓶颈。

另一方面,通用与垂直大模型齐头并进。用户和数据是构建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的核心壁垒,基于用户衍生的生态所沉淀的数据,会成为大模型进一步迭代的核心要素。未来会看到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齐头并进,在不同方向有新的进展。

国产算力:未来可期

针对算力问题,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研究员肖达指出,当前DeepSeek与国产算力适配情况不错。

随着国内光刻机技术持续突破及定制化芯片创新发展,国产算力将继续进阶。他特别提到,2025年国内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计划近5000亿元,需持续加大投入以应对推理需求的非线性增长。

AI应用:企业部署加速

博时基金首席数字官车宏原介绍,国内正处于企业快速部署DeepSeek的时期,大模型与业务流程深度结合。博时基金已率先行动大幅提升私有算力,相对去年提升了数倍。

目前,国内金融、教育、法律、医疗等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引入DeepSeek等国产模型,例如,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AI可高效筛选简历数据,协助企业招聘,辅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等。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企业算力需求激增,部分行业面临算力扩容挑战,需通过资源池管理、推理加速等技术优化应对瓶颈。

AI Agent的潜力与边界

针对近期热门的AI Agent(智能体),车宏原认为类似Manus的AI Agent已在专题研究、报告撰写、软件开发、智能助理等场景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受限于底层大模型的幻觉风险与黑箱等问题,某些场景下甚至可能放大缺陷,因此在使用AI Agent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类的判断和决策。

车宏原预测,未来AI Agent将分化为通用型与专业型两类,前者由大模型厂商主导,后者则依赖行业生态构建,形成“共生共存”的竞争格局。

AI端侧:硬件升级周期,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新机遇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肖瑞瑾在总结中指出,除了AI企业应用迅速普及外,我们也留意到AI正在走向端侧,即走向我们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PC以及耳机、手表等IOT设备——端侧AI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通过模型蒸馏技术,DeepSeek的7 B参数小模型已经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流畅运行,未来更小模型将适配手机、耳机等设备,实现实时翻译、环境感知、智能生活助理等功能。

硬件升级与产业链受益

端侧AI对本地算力需求有限,但复杂任务仍需云端协同。肖瑞瑾预测,为提升用户体验,AI端侧等有望迎来硬件升级周期,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芯片、零组件、组装)及AI原生应用开发商将显著受益。中国凭借完善的消费电子产业链,有望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走向真正的原生AI应用时代。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博时基金深度探索,“DeepSeek与AI投资”机遇: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