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青:一直在跨界 一直在成功

发布日期:2014-12-15 11:59| 栏目:新青年| 标签:, , , ,

“我的梦想就是去法国巴黎,啃着干面包在卢浮宫临摹每一副大师作品,最后再在那里举办一场个人艺术展。”这是杨青青14岁时在观看潘玉良艺术展的时候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声,一眨眼过去了30年,杨青青已经可以成熟理解如何用当代艺术的手段表现自己想要

周国桢:让陶瓷升华成为纯艺术

发布日期:2014-11-17 14:57| 栏目:艺人| 标签:, , ,

景德镇历史上第一位艺术家(历史上仅有工艺美术大师),他扎根景德镇,开始了他创作风格上的4次大创新。第一次是50年代写真主义的蒙胧期,第二次是60、70年代利用色釉窑变为主的唯美期,第三次是80年代反朴归真的古风期,第四次是90代到现在大写意为主的新表现期,“下笔无悔、一笔成型,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是他风格的完美写照,与齐白石的“大写意风格”殊途同归。

在佛光山悟星云大师之书法禅境

发布日期:2014-11-17 14:44| 栏目:艺人| 标签:, ,

星云大师表示:“两岸之间要透过文化交流,人间佛教对大陆13亿人民而言是一大光明。”大师认为,大陆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心更需要有安顿的力量,作为心灵的依靠,可以拥有信仰,更要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于幸泽:前进需要永不停歇的挑战

发布日期:2014-10-23 11:39| 栏目:新青年| 标签:, ,

于幸泽,一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旅德海归艺术家,我们看到,旅德期间,他的作品中隐喻了一种“真空般”的海外游子对西方社会的切身体会和生存体验;归国后,开始了对透明媒介和绘画观念的探索,并延伸至更加广阔的当代视觉文化生产,对当代视像的想象力表现在绘画语言和方法上的可能性进行了多年实验。

张卫东:雄秀成风格 海派薪传人

发布日期:2014-09-09 14:52| 栏目:艺人| 标签:,

张卫东坚持发表书法作品近30年,参加中国书协展赛20年,他也算是当代书法发展30年的积极参与者,他沉醉于自己热爱的书法艺术,有着军人的坚韧和果敢。创作、编书、办冲刺班,写字帖,题斋名,作诗填词……他精力充沛,创作有滋有味!

苏金成:学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发布日期:2014-09-09 14:38| 栏目:艺人| 标签:, ,

如果从学习的经历来看,朋友中唯苏金成让我刮目相看。苏金成自幼随父学习书法,自年少时就在书法展赛中屡次获奖。大学是国画专业,可谓是科班出身,这些都为他后来的绘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朱一诺:艺心在“竹”

发布日期:2014-09-09 14:31| 栏目:新青年| 标签:,

初秋的雨,让原本就很安静的朱家角沈巷一带显得更加冷清,整条路上很难见到一两个行人,穿过一幢幢空关的别墅,社区深处一簇嫩绿的小竹园分外惹人眼球。

谢艾格:一直在逃离却一直在中心

发布日期:2014-08-07 12:05| 栏目:新青年| 标签:, , ,

早在几年前,谢艾格在海外艺术市场上便已经小有名气,那个时候的她虽然未曾出过国门,作品却机缘巧合在澳洲、东南亚、北美等地火了起来,“我原本是做陶瓷的,往往几个月时间才能出一批作品,一不留神还会烧坏或打碎,一年中很多时间都要泡在陶瓷厂里。

毛冬华的“外婆桥”一头连着生活,一头连着艺术

发布日期:2014-07-15 11:30| 栏目:新青年| 标签:,

在外来文化、工业革命、社会政治革新巨大的冲击下,坚守在传统国画阵地上的艺术家越来越少,而能够依托传统水墨有一番建树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毛冬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位70后年轻国画家的追求,面对新题材,采用新语言,表达新观念,在处处彰显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韵味。

叶圣琴:用爱诠释艺术的才女子

发布日期:2014-06-06 14:06| 栏目:新青年| 标签:,

当你起床,看着窗外一抹阳光,其实这就是一种幸福,那证明你还健在;当你走在路边,看到花儿正茂盛的开着,闻到一种芳香,其实这就是一种幸福,那证明我们生活的很安逸;幸福其实很简单,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