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安股份和盈德智能两家新三板公司公告披露,因某些原因公司面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风险。目前,一家公司生产经营几乎停滞,一家公司生产已经中止。
大汉三通近日公告披露,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与11家关联公司签署了流量业务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下半年将向关联公司采购流量,金额总计4.6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汉三通因未完整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被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公司也因此被调出创新层。
新三板挂牌公司多为中小企业,体量较小。虽然新三板常常被人诟病存在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但依然有挂牌企业在新三板上迅速成长。
被称为“度假神器”我享度假app的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董事长及公司董秘因受票行为涉嫌虚开发票罪,正在配合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调查。
洁利康7月7日公告披露,公司因8000万关联担保逾期被主办券商风险提示,若关联公司未能履行还款协议,洁利康或将因承担担保责任而偿付相关债务。值得注意的是,洁利康已经连续亏损三年。关联公司被纳入失信名单,双方打算向债权银行续贷的想法怕是要落空了。
新三板市场上的0元买卖一直存在,金维制药近期公告披露,拟以0元转让子公司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金维制药此次转让的子公司是其4个月前刚以0元收购的,并且交易方还是同一家公司。金维制药走的这步棋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在股份收购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赛孚制药因在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后未及时进行相关信息披露,被主办券商多次风险提示。对于这件事,赛孚制药却是直喊委屈,公司公告显示,这都是因为收购人没有及时向公司提供相关收购文件导致的。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破万家后,“狼多肉少”使得融资变得愈加困难,高价增发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先通医药却在挂牌不到一年时间里,高价定增了两次,募集资金约2.8亿元。在其最近一次定增中市盈率竟高达160多倍。此外,整个医药行业里完成高价定增的公司还不少。
凭借其庞大的经营体量,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亏损额,ST现代都在一众ST企业中格外惹眼。而这家国资背景加持的央企为何业绩连年下跌,走上了ST之路? 截至7月13日,新三板上共计有79家ST企业。其中,凭借其庞大的...
截止到7月15日,新三板上ST的企业已经达到79家。年报截止后新三板ST企业又迎来新一轮的扩容。新三板上ST的企业是否还有价值,它与A股市场上ST的企业又有哪些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