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曙光乍现,多家公司参与“竞速”

时间:2025-09-15 08:52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99 次

当前,不少公司披露固态电池生产进展,相关产能“上线”提上日程。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脚步加快。

固态电池量产将至

浙商证券研报表示,固态电池技术已进入产业化拐点,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成关键突破期。该技术采用“负极—固态电解质—正极”的“三明治”结构,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等材料形成技术护城河。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明确了固态电池生产的时间线。

鹏辉能源(300438.SZ)从2024年8月底召开固态电池发布会以来,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持续迭代优化,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层能自动适应活性材料体积的变化,不需要加压模组,固态电池性能更稳定。公司当前在按计划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预计2025年9月底建成。

蜂巢能源将于2025年四季度在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其第一代140Ah容量半固态电池。这将是蜂巢能源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供应的半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大规模供应。

赣锋锂业(002460.SZ)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半固态电池在东风E70进行了试装车并于赛力斯(601127.SH)SF5车型量产;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取得新突破,并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今年4月,公司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根据相关协议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宁德时代(300750.SZ)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多种固态电池“开花”

固态电池按电解质含量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它们的液体含量分别为5w t % -10wt%、0-5wt%、0wt%。国盛证券研报指出,固态化是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必然趋势,传统三元锂材料体系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难以突破300Wh/kg,若需要达到400Wh/kg能量密度则需要搭配固态电解质以及硅基负极预锂化。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伴随核心材料硫化物的降本,预计2026年起全固态电池有望先后实现产业化验证、示范应用、大规模推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长4.3倍,全部为半固态电池。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36GWh,到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600GWh。

国轩高科(002074.SZ)于今年5月发布了第二代金石全固态电池及G垣准固态电池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新技术和新产品。公司已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为0.2GWh。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G垣准固态电池已向客户进行送样和整车测试。

据悉,G垣准固态电池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成功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突破了续航与安全难以兼顾的行业瓶颈。其已通过多项严苛的安全测试,即使在3毫米钢针穿刺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绝对安全。当前,公司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

豪鹏科技(001283.SZ)推出的基于半固态技术的新一代超高安全性“软甲固电”,匹配下游诸多应用领域需求,并在高端安全备用电源领域率先实现量产;同时,半固态产品已向部分头部可穿戴客户送样评估。全固态电池方面,以解决“固—固界面稳定性”为研发核心,创新“自适应键合作用”技术实现零加压条件下界面稳定,预计2026年试产,以配合终端品牌客户的AI新产品预研,深度绑定AI浪潮。

公司潼湖工业园完成集约化整合并逐步投产钢壳叠片专用产线、升级固态电池专用产线,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快速转化,在产能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未来,公司将推动固态电池在智能穿戴、机器人等场景的商用渗透率,将AI相关业务培育成新的增长引擎。

德尔股份(300473.SZ)固态电池样品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针刺、加热和过充电试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公司固态电池耐高温性能表现突出,无需加载降温装置,仅仅依靠自然散热,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这一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各类应用场景适配性。

公司固态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经选定了基地,后续将加快推进中试线设备选型和中试线建设,并在中试线跑通后根据客户和产品开发进度和市场需求情况,逐步开始规划实施量产线建设,服务于各类客户及行业需求。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固态电池量产曙光乍现,多家公司参与“竞速”: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读者排行